进入灾区:马来西亚的经验
根据亚洲银行2015年的年报,亚太地区自然灾害对人口的影响,是非洲的四倍,欧洲的二十五倍。全球遭气候变化冲击的,主要是自然生态系统,被列为“危险指数”最高的七个城市都在亚洲,即达卡、马尼拉、曼谷、仰光、雅加达、胡志明市和加尔各答。

文:李祖国(年会会友领袖)
根据亚洲银行2015年的年报,亚太地区自然灾害对人口的影响,是非洲的四倍,欧洲的二十五倍。全球遭气候变化冲击的,主要是自然生态系统,被列为“危险指数”最高的七个城市都在亚洲,即达卡、马尼拉、曼谷、仰光、雅加达、胡志明市和加尔各答。
过去几十年来,地球自然灾害发灾率明显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八十年代,平均每年有五十个严重的水灾,在2000年已增加到一百八十次,第五级风灾亦是过去的三倍。国际货币组织(IMF)声称,由自然灾害引起的经济损失,是过去五十年的十八倍。这是一个自然灾害普遍的世纪。人为灾害,或自然灾害,如地震、水灾、旱灾、风灾、烟霾、地球暖化和环境污染等等,屡屡发生。有鉴于此,人类生存与灾前的预防、预备,或灾后救援和重建事工,是相互依存的。
早在2014年底的圣诞节期间,因连日暴雨,致使西马半岛八州发生严重的水灾,这是马来西亚立国以来从没发生过的灾难!在与之相应的会议中,有人问我:“会友领袖,东海岸发生大水灾,教会能够做什么?”教会能够做什么?进灾区救灾?我们可以吗?我们会不会太不自量力了?从何下手?这些问号都令人泄气,我想,这应该又是一个没有作为的会议吧?
正要离开会议室时,坐在另一角的年会青年团契团长——刘世基弟兄看着我,丝毫没有要离开的表现,“重量”级的他鼓起勇气,以斯文略带颤抖的声音,说:“会友领袖,我这里有六十多位青年志愿者等着您差遣!”
我几乎不敢相信我听到的话!
我问他:“你们想做什么?”
他回我:“就是去灾区救灾啊!”
感谢主,原来青年团在过去两个星期,已策划志愿者团队来参与赈灾活动。
就这样,马来西亚基督教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救援赈灾事工,与焉成立。年会救援赈灾事工的开展,没有想像中困难。感谢主,在当时的莫泽川会长一声令下,教区、牧区、年会牧职部、社会关怀部、会友事工部、妇女会、成年团契和青年团契等,马上各就各位。年会同心和动员机制的高效率表现,让我非常惊讶。这的确是一个纪律高、效率好、组织强的教会,充分体现卫理宗爱上帝和社区的卫理传统精神。
我们当时最大的挑战,是必须在两个星期内,建立整个赈灾事工的架构,且是一支马上投入灾区营运的队伍。我们急需救援物资、资金、志愿者和协调员。我们需要人手来管理财务、仓库、采购,也得调动和运送志愿者。我们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就设立了标志(logo)和面子书。当天凌晨二三时,我一口气往面子书上传了几十条年会成立救援赈灾事工的消息和灾区上百张照片。
第二天,年会青年团契团长打电话问我:“祖国兄,您昨晚没睡吗?我今天早上起来,看到MCR面子书这么多消息,吓了一大跳!”我们的会议很短,几乎都随工作分配,或很多决策都是在电话里决定。做决策时,我也提心吊胆,相信很多人都为我捏把冷汗,因莫会长在美国,社关部主席和年会会友领袖也在国外,我当时还只是候任会友领袖,惟有通过手机和短讯,与会长保持紧密的联系,凡事都向牧职部主席报告,尽量不越雷池,不过界!
进入灾区
我乘飞机前往水灾重灾区——哥打峇鲁。在机场接待我的牧师,见到我的第一句话,是:“祖国兄,您为什么现在才来?”我想,水才刚退,这不就是我应该来的时候吗?他接着说,水都退完了,没有地方给你拍照了!我无言以对,只说:“牧师,我不是来拍照的,我是来赈灾的!”我完全想像不到,洪水竟会淹到双层楼房子的屋顶。我们来到一间洗衣店,挂在楼上的衣服都沾满泥浆。经过一家卖鱼的小商店,女店家招呼着我们,将墙边的冰箱指给我们看,说,都坏掉了,损失不菲……她说着说着,鼻子一酸,也哭起来了。
我们来到一座马来甘榜派米,有个年轻人领着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跌跌撞撞地走过来领米,但米已派完了。老人家手脚和脸上都沾了泥浆,我们不忍心让她失望,便向一位村民借了一包米,亲自扛回老人的家。她家门前,满目疮痍(每户都是),放着被淹过的家具、衣服、家电用品,最可惜的,就是旧相簿。这些受毁的相片,犹如把她家里很多美好的回忆都冲掉了。老人家埋怨地说,这几个星期,她都累坏了,连一个干爽的床铺都没有。
感谢主,在2015年的赈灾活动中,我们发动了六百多位弟兄姐妹参与;一时间,一辆又一辆福音车载着来自各牧区的弟兄姐妹,到我工厂当义工。我腾出其中一间工厂,充当救灾物资中心。我们的团队分批到灾区,助灾民清洗屋子,搭建临时的帐篷,安置失去家园的灾民和分发赈灾物资。上帝透过赈灾事工,开了一条教会想都没想过的路,即进入超过百分之九十都是穆斯林的乡村!这里文风淳朴,宗教思维保守、封闭,族群之间的隔阂,散发在村内各角落。
我们在这里驻守一个月,与居民可说是从陌生到共融,当地州议员更举着拇指称赞我们,说,这里的“蓝”队最棒!感谢主,这是肯定我们的团队。事后,我与当志工的弟兄姐妹享用晚餐时,有人说,我们在这里虽然不能传福音,但村民已看到活生生的圣经在他们中间。
“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太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