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会教牧学校
3月19至21日,年会教牧学校在槟城的马来西亚酒店进行。大部分教牧同工入住马来西亚酒店,部分年轻的同工则入住五洲酒店。是次教牧学校最特别的地方,即所有讲员都是年议会的教牧同工。

现场一景
报道:简永裕牧师(《南钟》主编)
3月19至21日,年会教牧学校在槟城的马来西亚酒店进行。大部分教牧同工入住马来西亚酒店,部分年轻的同工则入住五洲酒店。是次教牧学校最特别的地方,即所有讲员都是年议会的教牧同工。
首日下午三时,教牧学校以圣餐崇拜为开幕礼,主席是周隆捷牧师。吾会会长——郭汉成牧师引用<诗篇>23篇来传讲信息,勤勉所有同工要记得耶和华是我们的牧者。大会安排了两个时段,在郭会长、周隆捷牧师和廖克民牧师带领下,众人一同讨论教牧手册的各项细节,积极回应、发问和讨论,长达四个小时。
次日,大会安排了三场分享交流会,分享者都是教牧同工。第一场于早上八时三十分进行,主题是“新工场”,由万富奇牧师主持。首位分享者是美佳堂的刘家盛传道。他是新丁,分享个人过去数月还在适应传道人的身份和面对开拓布道所种种挑战的过程。令他欣慰的是,有主理牧师给予指导,是个祝福。第二位分享者是拥有四十多年牧会经验的林银维牧师。她认为,离开旧工场之前,牧者要交代清楚和祝福新同工;来到新工场后,牧者要少说话,多祷告、探访和关怀羊群,与新的弟兄姐妹建立关系,并以仆人的心肠牧会。第三位分享者是林加道牧师。他认为,去新工场之前,要调好个人心态,随遇而安;搬迁时,要分类好物件,以免出乱。他也强调,在孩子面前要活出牧者的形象,带出盼望。第四位分享者是牧会二十多年的李立福牧师。他分享个人迁至新工场的搬运经验,已达专业水平,让众人受惠良多。最后一位分享者是周隆捷牧师,他说一到新工场,自身首要任务是探访教会所有的弟兄姐妹。五位分享者皆从不同角度分享新工场的经验,供其他教牧参考,体现彼此学习,补己不足的精神。
第二场分享交流会始于早上十时三十分,主题是“退休”,由雷德瑞牧师主持,特邀张焕祥牧师、陈观凤牧师及何汉寅牧师分享个人经验。何牧师即将退休,他指出,根据年会规则,他必须退下,但并不因此停下侍奉,连家人也鼓励他继续侍奉。他退休后,会留在原有的教会,祝福新牧者。今年才退休的陈牧师认为,退休生活是个祝福,她还以“睡到自然醒”来形容。她直言,若个人能多活二十年,就要做好内外准备,外层包括经济、医疗、居所和人际关系等;内层包括加强正面心态,除去负面心态。她也忠告晚辈:要忠心侍奉、自我成长、坚持忍耐、靠主得力。已七十四岁的张牧师退休多年,仍持续牧会。他为自己能退休而感恩,退休的日子也挺好,惟他退而不休,继续善用时间参与侍奉,避免无所事事。
午餐后,二时至晚餐是自由活动的时间。众教牧放松心情,去槟岛各地游玩,如观赏古迹、品尝美食和购买土产等等。
第三场分享交流会始于晚上八时,主题是“压力”,由何汉寅牧师主持。他邀请郑建发牧师分享自己在压力下患上躁郁症的过程。郑牧师表示,面对疾病,个人要靠主的恩典,要接受辅导和寻求精神科医生的帮助,还有自己要立志走出来。曾患忧郁症的庄进福牧师分享其心路历程:学会饶恕后,他不药而愈。
最后一日(3月21日)进行第四场分享交流会,由郭会长主持和说明年会事工的行政问题,目的是要改善和提升行政素质,以便将来更有效地处理行政要务。上午十一时是总结和闭幕典礼的时刻,教牧学校在此画上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