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讲章,从教会诗歌写作谈起
传道人证道前,预备的讲章涉及思想和意念;证道时,需以行为陈明上帝的话。 预备讲章时,首选经文,阅读多遍,多方提问,直至明了经文真意;尔后,以逻辑、有条理的系统,重点归纳、记录经文核心。传道者证道时,要使用不同的声调和恰当的语速带出讲章的信息,以抑扬顿挫、高低起伏和速度的张力等等,阐明上帝的话语。

文:叶德宗博士
传道人证道前,预备的讲章涉及思想和意念;证道时,需以行为陈明上帝的话。
预备讲章时,首选经文,阅读多遍,多方提问,直至明了经文真意;尔后,以逻辑、有条理的系统,重点归纳、记录经文核心。传道者证道时,要使用不同的声调和恰当的语速带出讲章的信息,以抑扬顿挫、高低起伏和速度的张力等等,阐明上帝的话语。
证道需具逻辑和条理。传道人证道时,代表上帝传递话语,这是何等神圣的身份与时刻。
从圣经来看,写诗者和作曲者的身份可重叠:即是传道者,亦是诗人(Psalmist),如诗人大卫是受膏者,认识上帝的属性和能力,所以,能以不同的名称呼上帝。诗人大卫以生命的历练来见证上帝的荣耀和伟大,与上帝有很好的属灵关系,加上他具备写诗、编旋律和弹奏乐器的能力,得以安排诗班成员在会幕中,发挥不断颂赞上帝荣耀的辅助作用。故,当今教会的词曲创作者,均得上帝给予的恩赐与能力,为赞美上帝而作诗、谱曲。
诗歌写作,主要由写词者和作曲者完成。
写词者:他需要选择经文。首先阅读多遍,了解经文中心,阅读旧新约相关的经文来辅助诗词的内容和观点,甚至考查经文背景和借助注释书来探讨经文的意义。
之后,写词者须构思格式、段落;以现代词汇表达,或反映中庸立场;考虑写诗词的所在地、诗词的对象、功能和场合等关键问题。更重要的是:能认真藉着诗词,描述和表达上帝的属性。
作曲者:来到旋律创作的层面。同样的,作曲者需要阅读多遍歌词,甚至背诵,使熟悉的歌词不断在身、心、灵里酝酿,加强创作歌词的深度和内涵。作曲者应反复阅读诗词里的核心、高峰、转折点(若有)、词句对比、每一行字轻重字眼的秤量、是否符合圣经、有没有扭曲上帝的属性等因素。完成以上的步骤后,接下来要开声阅读歌词。阅读的语调和速度,能提示旋律的音阶高低和节拍形式。这里建议每一次以不同的语调和速度阅读,作曲者应关注:
一、语调和速度能否清楚表达上帝的属性和信徒的信仰情操?
例一:<路加福音>15章22至24节“浪子回头”的对话。你认为,父亲会以什么语气指示仆人?“父亲却吩咐仆人说:‘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来给他穿;把戒指戴在他指头上;把鞋穿在他脚上;把那肥牛犊牵来宰了,我们可以吃喝快乐;因为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他们就快乐起来。”
父亲不可能使用藐视,或讽刺的语气指示仆人,而讥讽小儿子归来。这样的阅读语调会贬低父亲的角色,也直接抹杀上帝的属性——父爱。阅读语调可使用稍微急促、且偏向高音来表达高兴的情绪及迎接小儿子回归。这样的表达比较合逻辑,也比较人性化。
例二:小儿子也不可能以轻浮的语气,求父亲赦免。小儿子落魄后,想起怜悯和慈祥的父亲,知道自己得罪了父亲;因此,他对父亲恳求赦罪的语气是诚恳、痛悔的。“儿子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路15: 21)
在这里,阅读语调低沉的成份比较多,速度较缓慢。使用不同的语气表达同样的内容,会产生不同的语调和速度,但整体的表达和描述差异不大。若我们多观察崇拜中认罪诗歌,或认罪的礼仪诗歌,其语调和速度会比较偏向低音域和低速。拿捏阅读语调和速度的诚恳度高,诗歌就能表达出属灵生命的光景,且能使歌唱者遇见上帝。这就是尽心、尽性、尽力的事工。
二、选择固定旋律的音程范围,或自由音程。选择音程大,如11度(do 到 mi)的音程,能加强旋律情绪浓郁及给予很大的张力,唱者可表达得更深。若音域设定在8度之间(如《普世欢腾》),情感的浓度和张力不比逾11度音程来得浓和有张力。以《奇妙十架》(When I Survey the Wondrouse Cross)HUMBURG调为例,这首圣诗的旋律音程设定在ti到fa,只有五个音阶,论情绪,它不比11度音阶旋律多,但深度是慢慢攀入人心。这类音程较窄的旋律,对一般没受歌唱训练的会众而言,较易掌握、颂唱,能对歌词有更深的思考空间。
选择理想,或适当的音程,能把歌词的内容和中心思想表达得贴切和符合逻辑。
三、写完初稿的旋律,需要经过“发酵期”。把写完的旋律放在一边若干日,再拿出来修改,继续发酵。将这程序重复几遍,直到作曲者满意旋律和歌词的搭配为止,其优势是:歌谱在渐进酝酿的过程中,含有个人历练的沉淀、与上帝关系的交流;最终,作品更成熟、更贴近上帝的心意。
上述写诗歌的步骤,有如传道人预备讲章的第一步骤,即“音乐制作”的过程,下期会谈“会众诗歌的颂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