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April 2019

年会卫理关怀行动——“有使命的爱”

报道:张楚琴 是什么动机和热情使爱心勇士坚持投入医院探访的事工?是“爱”。 相信大家都明白,这“爱”的源头是来自我们的天父上帝。正如<约翰壹书>4章19节所言:“我们爱,因为神先爱我们。” “爱”是要透过行动来展现的,这不单要个人动起来,且要各堂会的爱心勇士行动起来。虽然服侍会面对挑战,按着人的能力,我们根本无法胜任探访的侍奉岗位。请问,你的爱心、口才、胆量和智慧从哪里来?若非圣灵帮助,我们很快会被病痛、苦难和无奈吓走。感谢上帝,这一群爱心勇士都不灰心地继续委身服侍,因他们时时提醒自己,医院里的病人与其家属,身、心、灵都极度软弱和孤单,需要安慰和关怀,需要主耶稣的爱与医治。 根据吉隆坡中央医院爱心勇士的报告,2018年,他们探访四十多次,结果,有十四人决志信主。看到认真寻求神的人总能得到神的回应,当中有两位是病人的丈夫和儿子决志信靠主,而接受洗礼的则有三位。八达灵新市镇堂有十一位爱心勇士,在2018年共探访二百二十六位病人,决志信主的有六位,二人接受洗礼仪式。除了武敦堂和吉隆坡福建堂,还有其他堂会的爱心勇士,每个星期都固定到各医院探访病人。感谢、赞美上帝! 年会卫理关怀行动不只看见社会的需要,也体会到爱心勇士的属灵需要,不该越服侍越枯干,而是越服侍越得力越喜乐。 因此,年会定于2019年3月16日(六),全天举办医院探访延伸培训及爱心勇士大聚会,主题讲员为林庆祥医生与医院事工资讯平台团队。林医生是马大脑科专科医生、医学教授暨医院事工资讯平台发起人,著有《你所爱的人病了》。聚会当天的专题一“癌症病童的需要和关顾”,讲员为叶晓宜医生(马来西亚大学医学中心儿科癌症专科医生);专题二“乐龄关怀的需要和关顾”,讲员为陈慕膑医生(马来西亚大学医学中心老年病学专科医生及医学教授)。 欢迎医院探访者及爱心勇士报名参加。 为使爱心勇士更有效地探访病患者,在此盼望各堂会牧者鼎力支持与配搭,使“万事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若有任何会友,或会友的亲友,在雪隆一带医院接受治疗的期间,不妨拨打热线号码:03-2026 3113,或013-7388 699,联络年会卫理关怀行动干事——张楚琴姐妹,以安排探访与跟进的事工。求主保守病房里的福音事工,能多多为主得人! “……要彼此相顾,激发爱心,勉励行善。”(来10:24)愿与众人共勉。 武敦堂的爱心勇士 2018年10月17日,右二为决志信主的高伟健弟兄。 2018年10月24日,爱心勇士带领房宝惜弟兄(左)作决志祷告。

合而为一,时时兴邦

受访:陈耀芳姐妹 采访:甘慧仪 翻译:陈德美 整理:黄珍琳 / 甘慧仪 陈耀芳姐妹(Chrisanne Chin)来自长老会,是马来西亚基督教教会协会(简称“马基协”,Council of Churches of Malaysia, CCM)的青年事工督导、“合一祷告”(Prayer United,简称“PU”)的文书、“24-7为马来西亚祷告”(24-7 Prayer Malaysia)发起人兼总干事。        ...

正视灵异事件

文:刘世尧(砂拉越卫理神学院讲师) 牧师,我心中忐忑不安,因我昨晚和朋友聊天后回家,坐同一辆车。停在一个红绿灯时,就有一位老太太一直向我们挥手,我朋友问她有什么事,她说载她去中央市场,我朋友就送她过去。她一路上一直讲话,到了中央市场下车,我们看到她走一段路到附近的店屋。奇怪的是,今天在我朋友车里,发现那妇人坐过的坐位有血。在这之前,我朋友有聊他朋友在灵界所看到的。牧师,您怎么看?   答: 愿你平安啊!古怪的灵异事件发生并不出奇,鬼灵是真实存在的,不然圣经就不会记载主耶稣在世上时被魔鬼试探,以及主耶稣以大能赶鬼,释放人脱离污鬼缠身的事(参太4:1-11,9:32-10:1;可1:23-34)。最好的消息是,主耶稣已为我们的罪而死在十字架上,第三天复活,我们倚靠祂便能战胜魔鬼、罪恶和死亡。   你和朋友们遇到的事有几个原因,容我猜测:   一、那老太太是真人,她身体下方有受伤而流血,但没告诉你们。   二、这老太太是真人,但故弄玄虚,留下血迹,令你们困惑、害怕。但目的为何,我不知道。   三、这老太太是真人,但有鬼灵附身或随身,鬼灵故意留下血迹,令你们困惑。这种小把戏对鬼来说,一点都不难。   四、这老太太不是真人,是污鬼以老人的形像,或形体出现,跟你们对话。这不出奇,因圣经指出:“连撒但也装作光明的天使”(林后10:14)!用今天的话来描绘,就是撒但魔鬼这一群堕落的天使,是灵界的“大老千”!它和它的使者会装作光明的天使出现,迷惑基督徒与世人。它和它的使者也可以装作人的模样,或其他模样出现,来欺骗和吓人,使人失去平安、方向和理智,远离真神真理,走向黑暗的灭亡。   现在,你需要做的是:   一、奉主耶稣基督的全能圣名,洁浄自己的罪和身、心、灵,求主耶稣用祂大能圣洁的宝血保护你、朋友和家人,断开任何可能会给魔鬼留地步的破口,远离不合神心意的事(参约壹1:9,3:8;雅4:7)。  ...

从《法规》看教会的使命和功能

文:李祖国(年会会友领袖) 大多数牧区都会在年初时召开圣工会议,策划一整年的圣工,厘定教会圣工的优先次序。有的甚至拟定教会未来五年的大蓝图,把每年的新会友、崇拜者、洗礼人数和奉献金额都定下亮丽的目标。我也看过有些教会实施全教会数字管理,包括主日学、少年团和青年团等教会肢体。有目标是好的,但过度(盲目)量化的“领导”模式,无形中会给牧者和同工团队(包括执事)带来极大的压力,从而扭曲教会的本质。 我去过一些教会,崇拜后,大家都忙着开会,或投入小组聚会、事工培训、成人主日学……每个人都忙得焦头烂额。我还记得那间教会的牧师跟我说:“祖国兄,您先和我的执事去餐厅吃饭,我等一下会来坐一下,我今天要出席五个会议!”这样的工作/服侍模式也太磨人了吧!我的理想教会生活,是做完礼拜后,和家人,或弟兄姐妹轻轻松松地吃个午饭,享受我的“安息日”!他的执事会主席说,我们的教会很传统,事工开了就不能关,要继续做(挨)下去! 以上所描述的情况,很大程度是牧师,或执事按自己的领导模式带领教会。这是不正确的。教会的普遍现象,是大部分工作都落在一小撮人身上,有一些人在教会身兼多职,台前幕后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这些执事也要兼顾家庭和职场上的需要,久而久之,他们身心疲惫,在教会“美好的服侍”,毫无喜乐可言!同时,我们也制造了一群出席“活动”的信徒,信徒并不活在“世界”里,因教会的节目团团把我们圈住,我们的光被教会的围墙关住了! 平心而论,圣工会议、拟定蓝图和信徒坚守服侍岗位是教会健康成长中应有的步骤,但并不是最主要的特质。根据我国基督教卫理公会的《法规》,第四部的“组织与行政”提及第一章“本地教会”的定义、存在的使命和目的,论述精辟,写得亮丽!我把第101、102和103段(页63)载录下来,供大家参考和学习。我也建议大家看英文版的《法规》,以进一步认识其精义。 第一章 本地教会 第一段 本地教会之定义 101 本地教会乃是一个信仰基督为救主者之团体,由许多具有信心之信徒集合而成的。它是一个救赎之团契,会中有蒙召为宣道者传扬上帝的真道,遵从基督命令施行圣礼,在圣灵引导之下,教会之设立,为维持崇拜,坚固信徒之信仰,并推行救世之事工。 个人注解:教会是一群蒙受基督在十字架上舍身救赎者所组成的。教会是救赎的团契(redemptive fellowship)。我们要强调基督是教会的主,我们是一群同蒙恩得救的罪人。拥有这个信仰上的认知非常关键。 设立教会有三个目标: 一、维持崇拜:教会的首要服侍是敬拜上帝,不是别的事工。基督徒必须与上帝建立亲密的关系,这比任何事工来得更重要。教会必须倾全力使每场主日崇拜的每一个环节做到最好。我们唱诗、选读的经文、讲台的信息、奉献和祷告等等,甚至招待/司事的工作,必须慎重和严谨对待/处理,让弟兄姐妹和访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缔造深具震撼力的敬拜经验(不是演唱会),让信徒的信仰得以坚强,身心灵得着鼓励,为主发光当盐。 二、坚固信徒之信仰:教会的第二个任务是提供基督教教育和门徒栽培。这个涵盖的范围广泛,主日学、青少年团契、妇女会、成年团契、乐龄团契和小组事工等都在这个范畴内。好像使徒保罗劝勉加拉太的信徒说:“你们受洗归入基督的,都是披戴基督了。”(加3:27)卫斯理信徒因信而称义,然后进入成圣的过程 ;这里我们学习聆听上帝的声音,学习顺服舍己和背起十字架的功课,行事为人更展现基督的荣美,显示圣灵产生的果子(加5:22-23),以至进入完全。如<马太福音>5章48节所言:“……你们要完全,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 三、推行救世之事工:布道、宣教、社会关怀和救援赈灾是教会第三大任务。耶稣走遍各城各乡,在会堂里教训人,传天国的福音,又医治各样病症(太9:35)。主耶稣也颁布大使命给祂的门徒,要他们到世界各地宣扬福音,栽培门徒(太28:19-20),这个使命延续至今。主耶稣在登山宝训中谈到:“你们是世上的光……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到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太5:14-16) 102 耶稣基督之教会设立于世界上亦为世界而存在(the...

神的话在崇拜中

文:叶德宗博士 每主日,我们来到圣殿崇拜,主要目的是听牧师、传道讲道。若崇拜时长是九十分钟到一个小时三十分钟,讲道时限一般是四十五分钟,仅占一半的时长。仅仅四十五分钟的讲道,能供应信徒未来六天(8640分钟)在生活挑战中所需的智慧和提醒,以紧紧地跟随主吗? 事实上,四十五分钟的讲道足能供应信徒的需要吗? 我们可从外在形式来衡量: “以基督为中心的敬拜”之管道是“话语”。崇拜中若把神的话语宣讲得多,人的话语就少;相反,人的话语增多,神话语便相对削弱,这样的崇拜就不是以基督为中心了。 崇拜是神向信徒直接说话,信徒听见神的话语,悔改及回应神的话;因此,信徒来崇拜是聆听神的话语,神的话语能改变和建立生命。 讲道和宣读神的话语,都可阐明神的话语。后者有两种,即单向读经法和双向读经法。 单向读经法 这是通过一个人读经,信徒直接聆听和领受神的话。读圣经是直接宣读神的话,读经员发出铿锵有力的声音,使聆听者直接听到神的话语,产生崇拜的体验和经历。就像<路加福音>4章16节:“耶稣来到拿撒勒,就是他长大的地方;在安息日,照他平常的规矩,进了会堂,站起来要念圣经。” 读圣经能使信徒的生命聚焦于神,使生命更丰富、有内涵而趋向完全。如<提摩太后书>3章16至17节:“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或作:凡神所默示的圣经),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 如何有效读经,可参考下列四项重点: 一、读经者无需完全由执事负责,让“人人皆祭司”的概念得以发挥。我们可以由青少年、成人和老人等负责读经,甚至可以考虑让坐轮椅的弟兄姐妹在自己的位置上通过无线麦克风读经;或把他们推到台前来读经。要事先通知读经员,让读经者有足够的时间预备和了解上下经文。 二、若圣经内容有情节,可安排多人颂读,举例:<马太福音>25章1至13节的《十个童女》里有(一)旁白、(二)聪明的、(三)愚拙的、(四)有人和(五)主。我们可设定位置给所有读经员,或让他们坐在台下。只安置第四个角色在会所后面喊着“新郎来了,你们出来迎接他!” 三、颂读圣经的语速要适中,不要过于急速,语速加快不能好好传递神的话语,也不能清楚传讲圣经的信息。这里基本建议在每一个标点符号停顿一两秒,给予聆听者时间和空间吸收、思想神的话。研读圣经需花点时间看经文,了解经文上下文与其背景才能清楚阐明经文的情绪和内容,尔后,以自然的语速清楚诵读圣经,用录音机收录、重听,并修改至满意为止。 四、圣经读毕,读经员可说: “草必枯干,花必凋残,惟有我们上帝的话必永远立定。阿们!” 或“这是神的话。” 会众回应:“感谢上帝。” 若读四福音书,读经员可说:“这是基督的福音,” 会众回应:“基督,我们赞美祢!”...

马来西亚基督教联合会圣诞茶会

12月25日,本人出席马来西亚基督教联合会(CFM)的圣诞茶会。感恩我国副首相兼妇女、家庭及社会发展部部长——拿督斯里旺阿兹莎•旺依斯迈、原产业部长——郭素沁(士布爹国会议员)和妇女、家庭及社会发展部副部长——杨巧双(吉隆坡泗岩沫国会议员)能出席圣诞茶会。愿马来西亚各族群、各宗教信徒能彼此尊重,欢庆佳节。 左起为陈碧云、郭素沁部长和郭会长伉俪。

关心美佳厦大卫理布道所发展现况

12月29日中午,本人特地到SUNSURIA关心美佳厦大卫理布道所的发展现况。一旦拿到建筑使用执照(CF),布道所便能全面发展福音和关怀事工。谢谢何汉寅牧师(博士)伉俪、年会会友领袖——李祖国弟兄和刘家盛传道分享看法。求主恩领。感谢主,刚收到最新消息,布道所已于2019年1月29日获得执照。 左起为刘家盛传道、郭会长、李祖国和何汉寅牧师伉俪。

一月——各牧区会议

2019年1月2日,本人出席彬如港牧区会议;3日,太平牧区会议;5日,士古来牧区会议;12日,文德甲牧区会议;18日,爱大华牧区会议;19日,淡边牧区会议;20日,广东牧区会议;25日,甲洞牧区会议;27日,万津牧区和八达灵新市镇牧区会议。

马来西亚神学院四十周年庆典

1月6日下午四时,本人出席马来西亚神学院四十周年感恩崇拜和扩建神学院宿舍的动土礼;当晚七时,在芙蓉统一酒家享用筹款晚筵。 左起为澳洲圣公会墨尔本教区助理会督——Paul A. Barker博士、郭会长、陈仁发牧师(博士)和谢永良牧师。

年会各部会议

1月8日,本人出席年会崇拜与音乐部、教育部、基督教教育部、青年事工部和教区长会议;9日,出席布道部和宣教部会议;10日,出席资讯与出版部、基督徒社会关怀部、历史文献部和产业部会议;15日,教牧医药金小组和财务/行政及产业执行小组会议;16日,牧职部会议;17日,经济部和执行部会议。

卫理大厦粮雅阁和憩厅启用典礼

1月17日中午,本人主持卫理大厦五楼大房——粮雅阁(意即“气氛优雅的用膳空间”)和小房——憩厅(意即“安心进食的休息之处”)的启用典礼。这两个崭新的空间能为在卫理大厦开会和参与活动者提供舒适的聚餐环境。谢谢《南钟》执行编辑——甘慧仪姐妹构思新房名称。 我们谢谢“爱心三合一”联合委员会捐献一万令吉给卫理救援赈灾事工,作为印尼苏拉威西地震和海啸的救援金;谢谢Pathlab集团移交十万令吉建筑金给卫理儿童之家。

《门徒红本》导师训练会

1月29至30日下午,本人在卫理大厦五楼出席年会基督教教育部的《门徒红本》导师训练会,共有二十人报读。 二十二、前左二起为卫理妇女会前会长——张秀玲、郭进吟教区长、基督教教育部干事——万富奇教区长(博士)和基督教教育部主席——郭会长(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