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MCO,线上崇拜是否保留?

会友篇

好不容易适应了种种线上崇拜、线上聚会和线上会议等“活动”,各国政府突然随着疫情缓和来个回马一枪,慷慨施予国民行动管制令复苏期(新加坡称为“阻断措施解封阶段”),老百姓霎时间竟然不懂如何回应。

这也难怪,大家今年都在动荡不安中度过,太多突如其来的改变已搞到大家无所适从,突然又要大家重新适应实体聚会和遵守“SOP”(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即标准作业程序(标准操作程序)。相信大家已身心俱疲,只期望疫情能够尽快成为过去。

针对教会实体崇拜的“SOP”有很多限制,例如信徒崇拜后不可留步,要尽快离开教堂,也不得团契和与其他肢体一起进食等等。许多弟兄姐妹应该觉得这样很“无聊”,而且达不到教会社体彼此互动的作用,纷纷打退堂鼓,还是线上的活动好,既方便,又不浪费时间,只要普通穿着,按下电脑或手机的按钮,输入ID(身份标识号码)和密码,立即可看到“节目”,又省了交通来往的时间。唉呀,何苦又要我回教会啊?

上述种种迹象显示,线上崇拜固然有其好处,然而,我们不可忽视的是,许多坏处也开始浮现在台面上了,如信徒崇拜的心态去哪里了?团契的美好都不见了!每个人逐渐成为独自的个体,貌似不需要群体生活,可以我行我素,自己想怎样就怎么样吧!

亲爱的弟兄姐妹,在这段非常时期,操作线上平台的弟兄姐妹辛劳付出,我们十分感激这些幕后的工作人员让我们在行管令期间,得以与教会联合,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因此“贪方便”而离开实体的群体,沉入虚拟世界。我们仍然要接触其他弟兄姐妹,彼此交流、彼此关爱、彼此造就。与此同时,上帝尤其看重我们回到教会聚会或崇拜的心态,我们是敬拜真实的上帝,祂可轻慢不得。我们许多时候在线上崇拜,敬拜赞美时没站立拍掌唱诗,也没有和读经员一起读经!我们都把线上的一切当作“节目”来看待,“节目”里的“演员”演不好,我们就“转台”!

在后MCO时代,我们更要警醒,免得入了撒但的迷惑,教会依然可以双管齐下,恢复实体崇拜的同时,也继续保留线上崇拜的事工,方便年幼和年长的弟兄姐妹继续亲近上帝。牧者应该鼓励可行的弟兄姐妹回到教会,一起敬拜上帝(前提是符合“SOP”)。虽说现今网络技术发达,但面对面建立实体的关系很重要。最重要的是,弟兄姐妹敬拜上帝的心态要重归正轨,以致爱神爱人的心不会随着疫情变化而埋没。

当谨记上帝的话语,主耶稣说:“上帝是灵,所以拜祂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祂。”(约4:24)盼望大家坚守,以站立得稳,不管是实体或线上聚会,都能秉持爱神爱人的初心!

郑汉华

新加坡卫理公会武吉班让堂会友

牧者篇

时间过得很快,从6月10日开始至8月31日的复苏式行动管制令(RMCO)已来到尾声。政府已宣布:宗教场所可开始实体崇拜,虽然尚须遵守“SOP”,但相信很快可以全面恢复。各教会在行管令期间,各显神通,推动了几个月的线上崇拜事工,终于盼来佳音。线上崇拜事工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毕竟还有一些弟兄姐妹不能/不受鼓励来教堂崇拜,但若教堂全面开放,会引来疑问,即线上崇拜将就此结束了吗?

坦白说,线上崇拜当然会停止。在行管令期间,信徒不能实体聚会,才“被逼”上线的。实体始终是最好的群体敬拜形式,否则弟兄姐妹一直在线上,就少了面对面的实质团契生活。而且,上线久了会成习惯,别说来礼拜堂,大概连人都不想见了。

或许有人观察出,线上崇拜何其方便,尤其是自己可浏览任何一间教会的线上崇拜视频。于是,有人无可避免地产生“比较心态”,看了各堂呈献的视频后,就认为这教会的敬拜团队带得很好、那个牧师证道很幽默、原来某教会做了这么多事工而开始联想其他……若能产生良性作用,那还好,否则会引来很多问题。甚至有者以“消费主义”的观念为导,因某视频环节较具吸引力、讲员挺幽默,就奉献多一点;若视频内容不甚“理想”,奉献就少一点。也有者听说其他弟兄姐妹都浏览某大堂会,或名牧的线上崇拜视频就“转台”,只因讲员引人瞩目、证道精彩,可满足自己“所求”的。

惟有预录线上崇拜视频的牧者、翻译员、敬拜赞美团队的团员和教会同工都深知那个叫“压力山大”的场面。要知道,首阶段的行管令突然降临,许多教会的硬体设备和人力都不足以面对,连心态上的装备都阙如。甚至有些小教会或偏远一点的教会,只有牧者一个人面对镜前幕后的大小事务。这些牧者要学习和适应独自对着摄像头证道,而证道内容会“公诸于世”,自己还要花不少时间研究,在没人协助的情况下,想尽办法揣摩、结合电脑软件和硬件设备之间的特点;此外,还得费神过滤和采纳不少弟兄姐妹观后提出“好心”的建议等等。综合以上,要延续线上崇拜的事工谈何容易?!

网络风潮已势不可挡,若教会不与时并进,如何为主发光?这期间,我们看到异端极其看重和利用网络力量,大力宣传他们的“福音”,我们岂可落下网络如此广袤的“禾场”,任由网民误入歧途?网络不是邪恶的,我们应善用,使网络成为众人蒙福的平台。网络世界的群体平常难得接触。基督徒要仿效基督,道成肉身,进入网络世界,为主得人。还有,在教会聚会甚少发言的人,尤其是害羞和内向者,也许会藉着网络,以文字向其他人表达个人看法和感受。

网络实践了真正无墙的教会,能让好消息传递到世界任何地方。我曾听过弟兄姐妹的回馈:“某教会的证道视频很好,很适合让我的家人听”。好的视频可以跟未信主的家人分享,就算自己不会讲解圣经、无法带家人去教会也无妨,只要家人愿意坐下来看着证道视频,就已是好的开始。

教会应进一步探讨线上崇拜的平台可否保留?如何保留?如何调整?牧者要预备心,进入一个群体牧养的时代。这时代的信徒能得到更多属灵信息的教导、栽培和牧养,能随时补足自个儿当下所需。当然,“线上课程、线上讲员、线上讲座、线上会议、线上研讨会、线上营会”等时下流行的新名称,将会时时出现在牧者眼前,提醒自己应有、未尽的职责。

刘立章

亚罗士打堂主理牧师

About Pos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