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智慧的网络使用者
会友篇 我们活在社交媒体电子技术普及的时代,一般使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人,至少会拥有一个社交媒体网站的用户号码。透过社交媒体,我们除了可跟进周遭环境的最新状况,也能了解亲友每时每刻的动态。虽然这看起来是“侵犯他人隐私”的举动,但彼此中,一方愿意把私人动态放上社交媒体网站,公诸于众;而另一方愿意浏览和按“赞”,何乐而不为! 笔者发现,许多牧者和教会领袖搭上这电子航班后,常把自己每天的所见所闻都放上网。若是一些与家人、亲友或会友的合照应无大碍,但若把自己每天所吃的菜肴、到哪里开会或探访的信息都展示出来,甚至将私人信件、营会会员联系方式与其身份证号码都放上网,只怕已踩到会友的底线了。 相信有些牧者和教会领袖藉着电子媒体的管道,有意让众人了解自己工作的进展,避免大家以为自己闲着没做事,但如此高调,也会适得其反,让人们觉得相中人是在享受生活,一直吃喝玩乐…… 其实,社交媒体网站就像双面刃。若能善用,当然可成为牧者和领袖们好好牧养群众的管道,也是接触许多未信者的传福音工具。尤其在新冠病毒肆虐的当儿,社交媒体网站是帮助大家无法外出时,接触已识和陌生群众的“尚方宝剑”。但,若想以这管道高举自己的牧养事工,以换取信徒们的赞赏和肯定,来满足个人的虚荣感;我们就得反思自己的牧养事工作是否出了状况。 上述说法并不表示笔者否定牧者和教会领袖使用社交媒体的正当权利和积极作用。笔者仅指出,其实会友更期待的,是从牧者和领袖支取更多的属灵喂养和指导,而不是单单了解他人的工作报告而已。教会最重要的核心,不是牧者或领袖做了多少工作,而是主耶稣基督本身。如果我们模糊,或转移了焦点,导致会众失焦,而关注牧者和领袖做了多少“丰功伟业”,那并不是建立教会的根本。 笔者觉得,适用社交媒体网站的方式,可以是透过属灵文章,或将属灵心得化为文字,配上应景的图片,让读者看文与图,分享上帝在自己生命中的美好见证。最近,我留意到一些退休牧者纷纷使用多媒体功能的技术,在网上开拓属灵教导和栽培的事工,来喂养广大的群众,这能使他人受益不浅,也更能让大家尊重退休牧者“退而不休”,继续为主工作的可嘉精神。 智慧的网络使用者,不会让大家承受压力,或引起不必要的舆论,而是能善用网络从而建立起自己的生命地图,让生命影响生命。在使用社交媒体网站的当儿,如果我们懂得把重心摆正,那就真有智慧!当谨记,“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就是聪明”(箴9:10),盼与大家共勉! 郑汉华 新加坡卫理公会武吉班让堂会友 牧者篇 有人庆幸,因疫情导致全球“lock down”(封锁)是在这个新科技年代;否则,我们不是病死,就是闷死。随着网路普及,尽管人与人之间不能来往,但透过手机和电脑,人们彼此通讯的速度和范围早已不成问题。我们以网络来崇拜、开会、传福音、教学、购物和工作等等,超越了过往只是发送电子邮件、交流、阅读新闻和赶报告的基础功能。 电子技术上的突破很先进、很方便,网络技术有如望远镜般,把很多东西都拉近了,不再受疆界限制;如放大镜般,把很多东西都拉阔了,不再受人数限制,使更多人能同时知道、商讨和妥协同一件事务;如显微镜般,把很多东西都拉细了,不再受时间限制,随时可以把资料找回、查阅和细读。例如脸书。你我他在这样的社交媒体网站里分享图片、视频、留言,都会瞬时拉近、拉阔、拉细了我们的大事、小事。 要知道,每个人的生活样式都不一样,有些人喜欢什么都分享、有些人透露有限、有的人一贯沉默。有些人喜欢享受这种被“曝光”的感觉,一些人倾向于低调。无论如何,是高调或安静都没有对错之分,万事都互相效力嘛。惟我们凡事应当有智慧而行,尤其是身为比较有影响力的人物,即领袖、牧者和执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