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之音>

“卫理华人年议会平台”手机软件简介

文:林伟杰弟兄(年会会友领袖) 宗旨: 拥有一个属于卫理公会的“会友应用程序”,建立华人年议会堂会之间的网络,加强卫理联属教会的连结。 目的: 加快事工异象的传递,提升事工动态的更新速度,并激励肢体参与教会事工。 作为教会的辅助工具,为肢体提供有效的关怀和牧养。 促进并加强卫理联属教会的团契和凝聚力。 协助教会整理会员记录,并记录每堂崇拜的出席实况。 内容: 〈教会通讯录〉 供会友们查看与搜寻十个教区的堂会地址与资讯(包括照片与崇拜时间表等)。 同时,也可以衔接导航系统,方便被导航到礼拜堂。 〈事工动态〉 建构年会属下的各部(宣教部、音乐与崇拜部、MCRD等)之事工与活动的资讯分享平台,供分享与参考,以期达致资源共享的目标。 〈教区活动〉 建构各教区的事工与活动(包括各堂会)之资讯分享平台,供分享与参考,以 期达致资源共享的目标。 〈线上资源〉 分享卫理宗旗下的“软件体”如《南钟》、“Pelita Methodist”等以及其他事工/团体的资讯链接。...

年会赈灾简报

资料提供:MCRD 整理:陈甘慧仪 相信年会卫理救援赈灾事工(MCRD)在吾会各堂中,已广为人知。其成立宗旨是当灾难出现时,不分种族、宗教和国籍,为灾民提供适时和适当的人道援助(食物、水、卫生、庇护所和健康),且根据自身能力评估是否在当地进行灾后修复项目;其次,举办灾难课程,提高众人的灾难警觉意识、建立和发展在地的协调中心伙伴关系;三、组织受装备的志愿者团队,及时援助灾民。 根据MCRD工的简报,从2021年12月20日至今年1月12日,吾会已回应的水灾区域,包括巴生、乌鲁冷岳的斯里南丁、莎亚南的太子园、彭亨的林明、文冬、文德甲、加叻和双溪必得。在天空阴霾、绵雨不断的气候中,MCRD同工和志工积极服侍灾民,在各地清理和清洗,服侍范围如下图所示: (注:分发的救济品,包括清洁/卫生用品、草席、床褥和床单;已清理或清洗一百七十间店屋/屋子。) 吾会有二十间堂会的会友,到六个灾区赈灾,即: 一、乌鲁冷岳的斯里南丁:安邦堂、武敦堂、美佳堂、吉隆坡福建堂、加影堂; 二、莎亚南太子园:莎亚南堂、美佳梳邦堂、吉隆坡福建堂、万津堂、甲洞堂; 三、彭亨的林明:近打教区LCC(昆仑喇叭堂和安顺堂)、关丹堂; 四、彭亨的文德甲:文德甲堂、八达灵新市堂、万茂堂; 五、彭亨的加叻:加叻堂、金马仑卫理布道所、甲洞堂、Emmanuel EFC(其他宗派); 六、巴生的学校:班达马兰堂、巴生港口堂、万津堂、圣淘沙堂。 吾会筹到的赈灾金总数接近百万令吉(截止于2月20日),还有善款陆续汇款给MCRD中,款项来自本地教会和各界、新加坡卫理公会、澳洲卫理公会、印尼卫理公会、中国教会、企业和个人。不少爱心人士表明要捐赠食品和旧衣物给灾民,MCRD一律婉拒,因MCRD人手不足,难以分辨这些食品是否清真(Halal),而且这些食品未必适用于灾区。 在此感激马来西亚制造商联合会(FMM)捐献两千份卫生/清洁包(总物价是RM 426,000.00);MCRD已在当地社区领袖的帮助下, 向Batu 12、14 和 16的灾民分发一千五百份卫生/清洁包(29-30/12/2021...

真光华文小学近年发展史

报道:拿督李国庆 供图:校方 真光学校于1954年建校,计有教室八间和一间办公室,教员宿舍十二间。学校建于柔府村丘陵之上,地势居高临下,视界广阔,环境幽静,诚修学进德之胜地。真光的校名意指“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世上的人”。 学校于1954年9月13日开课,学生一百八十六名,计开一至四年级共六班,教师六名。学校行政,由中华基督教卫理公会新村工作委员会主持,设董事部负责筹划。1955年1月16日,由卫理宗教会会督——亚策博士(Bishop Raymon L. Archer)主持开幕典礼,学生有二百零五名,在当时可算是一间具有相当规模的学校。从1954年至今,真光学校之董事会是由牧师,教会会友和村民组成。 初期教室为临时建筑物,诸多缺陷,墙壁为木板,屋顶卫锌板。学生逐年增加,原有教室不敷应用,真光学校于1981年获得政府拨款,扩建一座三层楼校舍,计有六间教室、办公室、图书馆、视听室和储藏室等等。1983年初启用,同年,董事部修建旧教室。 2001年,再获得政府拨款兴建一栋两层楼校舍,计有六间教室和三间储藏室等等。而旧校舍成为特别用途课室,如科学室、生活技能室和图书馆等等。2005年成立一班学前教育班,学生人数二十五名。2008年,再成立另一班,有二十五名学生。2007年,兴建电脑室,供学生学习电脑。 真光学校走入二十一世纪,以超过半个世纪的历史,1954年建造半砖板校舍,续用,校舍新旧交替。经年累月面对春风秋雨,白蚁侵蚀建筑,要常常维修,故董事会提出重建校舍之构想。由于学生人数日益增加,校方于2010年以四个货柜箱充当教室应急。三大机构在2010年议决:将1954年创校时所建的半砖板陈旧校舍,重建为一座四层楼拥有二十五间教室及教员办公室、科学室、音乐室和会议厅等等,重建图册等候各部门批准。 2013年,本校董事会成立兴建四层楼校舍建委会。政府拨款一百五十万令吉,董事会自筹两百五十万令吉。为完成宏伟教育事业,真光学校三大机构发动第一波又一波筹款活动,来筹募建筑费。2016年7月23日举行动土礼,2018年8月18日举行奠基礼,由董事长——拿督李国安和丹斯理拿督巴杜卡——黄荣盛博士局绅主持。 为兴建新校舍,要拆除旧教室,学生少了课室,董事部便将集装箱改成课室,并在学校四周绕栽种两百颗沉香树,提升景观,美化和绿化校园。为让社会人士关注真光学校重建校舍的动向,三大机构于2016年7月23日庆祝六十二周年校庆筹募有盖篮球场基金,并在当天早上为真光学校新校舍举行动土礼。2020年,董事部协助提升学校的教师办公室,购买了六十套桌子和椅子,装置新风扇、六台冷气机、玻璃门窗和铺设地砖、教员的厕所等等。 在六十七年漫长的岁月中,真光已为威中柔府村培育许多学子,为国家栽培了不少精英人才,诚属桃李满门,可谓不负先贤创校的苦心、年会和政府兴学的意愿,以及社会热心华教贤达之期望。真光学校一切成就与发展,有赖于教会先贤、董事部、家教协会和校友会诸君、各位热心教育的善心仁翁、学生家长和校友们热心爱护,予以大力支持,实深厚望,俾名副其实,发出真光! 教育事工不能等受访:拿督李国庆 采访/整理:陈甘慧仪 1999年,年会委任部委任我当槟城威中柔府村真光华文小学的董事。当时,我不知道真光学校在哪里,也没进过柔府村。真光有三栋楼,一栋半木半砖,另两栋是两层楼和三层楼的校舍,设备已陈旧。2010年,我们向政府申请拨款,重建半砖板教室,同时以集装箱应急,充当学生的课室。 真光自1957年起,成为全津华小,但多年来从政府获得的款项,并不足以应付校内维修和建设的开销;所以,校方长期得自行筹款,获得校友和社会热心人士大力资助,才能完成多项提升设施功能的工程。当地居民的生活一般,多数从事畜牧业和信奉传统信仰;惟我们之间的关系良好,他们很支持我们的筹款活动。真光华小在威中县甚有名望,曾一度超过九百个学生就读。 2013年,政府拨款一百五十万令吉,我们自筹二百五十万令吉,来兴建四层楼的校舍。此外,我们建了屋顶篮球场和提升校内设备。我们向政府申请拨款时,遇阻不少。真光校地属于联邦政府,建筑图册都得提呈给布城教育局官员签著;所有重建程序都依政府规矩而行。新校舍竣工已两年,至今还没获得使用准证;目前不能使用。真光新校舍所有课室已装置智能板。我们计划未来兴建一座食堂和一座礼堂、提升所有洗手间的规格和硬体设备,使真光更完善。 我希望真光早日成为全日制学校,校内的幼儿园和小一至六年级学生都能同时上课。真光现有八百六十六位学生、五十六位教师和十六位董事部委员。除了真光,我还是协和学校的副董事长,协和以前是由我祖父开始的;我曾受委担任卫理男校和女校的董事。今年11月17日,吾会会督——黄迪华牧师来访时,带领我们祷告:求父神感动政府发出公文,让全校师生尽早使用新校舍。 真光能顺利发展,得感谢上主!回顾过往,我感激上帝带领,自己当初接受高传隆会长委派,到真光服侍至今,已二十二年;现已积极栽培接班人,跟进卫理教育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