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会财务不敷看年会事工
文:李祖国(年会经济部主席) 我今年卸下年会会友领袖的职务,随即当选为经济部主席,任期四年。对我来说,处在新冠病毒冲击我国经济,疫情越趋严重,经济萎缩,百业待兴,失业率高企的大环境下,自己接任年会经济部主席一职,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祈求主的眷顾和弟兄姐妹的支持,助我在新的领域和新任务里,有所贡献。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初期,年会意识到教会,特别是乡镇教会将会受到方方面面的冲击,收到的奉献可能会严重不足。年会马上发动“伙伴教会援助金”,帮助财务缺乏的牧区,并把年会属下所有牧区对年会的承担金减少百分之二十巴仙,以减轻牧区的财务负担,让牧区有更多资源去帮助拮据的会友或社区的清寒家庭。 2020年一整年,吉隆坡卫理大厦几乎停摆,我们的客房租金归零,因体恤大厦里的其他商业租户经营上面对困难,我们也减收二十巴仙的租金。因此,年会在去年(2020)的牧区承担金收入中,少了十九万三千令吉,卫理大厦少收二十八万五千令吉租金;光是这两项,年会就少收了四十七万八千令吉。年会“伙伴教会援助金”是一项在预算案外的额外开支,约十八万七千令吉。这导致2020年,我们面对财政的赤字之高,即六十一万令吉,是历年来少见的(请看图)。 基于电脑程序的“问题”,我们修订2021年的预算案,发现需支付的,不敷约七十一万令吉。根据2020年12月15日的华人年议会资产负债表,我们可动用的经常费(在扣除不敷前),只有约四百五十四万令吉。如果我们不设法开源,光是这两年(2020-2021),我们就会花掉先辈过去五十年累积下来的三成储备金。这将大大影响华人年议会日后的事工发展。 以我个人理财的方式,除非万不得以,我是不赞同教会采纳赤字政策去编制预算案。若我们不能开源,就必须节流,万万不能“债留子孙”,即我们花钱,却让别人填坑。为扭转赤字的趋势,年会经济部建议向各牧区筹款五十万令吉,作为“伙伴教会援助金”(二十万令吉)和年会经常费(特别奉献三十万令吉)。我相信,当读者看到我这篇文章时,教区长们已在牧区议会向大家报告年会的经济需要。我想强调的是,我们知道牧区一样面对奉献收入减少的问题,所以,这个“金援”的呼吁不是强制的,大家可随着牧区的经济状况,按个人感动来支持年议会。 我想在此介绍年会的财务结构,好让大家多了解年会财务管理和操作的程序: 一、年会主要收入来自牧区对年会每年的承担金,按着会友人数计算,即坊间讲的“人头税”,总数约一百七十万令吉,占年会收入的37%。会友人数越多,对年会的承担金自然越高;至于少过三十五位会友的牧区,可自由奉献给年会。 二、卫理大厦经去年一整年停摆,客房租金几乎归零,但大楼维修等杂费得照常支付,不敷多达二十七万。卫理大厦在过去的每一年都有盈余,惟独今年不敷。 三、年会主要的事工各有专款,不可转移和用在不同的领域,如宣教款、教牧医药金、救援赈灾(MCRD)金、儿童之家和美门事工等等。 四、年会经常费最大的开销是: (一)产业管理及维修、年会职员薪金,约一百一十万令吉; (二)行政费,五十七万令吉; (三)伙伴教会援助金,二十万令吉; (四)教牧退休各项福利,十七万令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