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载道——灵命日粮事工

以文载道——灵命日粮事工

采访/整理:甘心

供图:ODB

受访者:陈明富(ODB亚太区总干事)、黄怀亮牧师(ODB中文部总监、新山柔佛再也异象教会主理)

OBD_NewLogo_副本

RBCODB

纵观本地华人教会里的读物,质量可说胜似往年,各类书籍和杂志(包括教会出版的刊物)定期为阅者注入浓度不一的属灵养分,时不时为阅者捎来一抹心灵上的亮光;而这些刊物的风格、主题内涵包罗万有,读者各有所好。

作为适宜一般信徒每日灵修的材料之一,《灵命日粮》(Our Daily Bread)内容丰富,体型小,便于携带,在本地各语文教会的流通率相当高,也较为人所知。出版《灵命日粮》的机构旧称“RBC Ministries”(Radio Bible Class),创始人是美国的马汀•狄汉医生(M. R. De Haan),早期以圣经广播电台事工著称(始于1938年),后来积极开拓文字事工至今;为应时需,机构的英文名称于2015年1月,易名为“ODBMinistries”(Our Dairly Bread Ministries,中文译名为“灵命日粮事工”),现有三十九间国际办事处。

马来西亚ODB办事处始于1996年,仅有一位同工;2000年,陈明富律师就任总干事;2012年,ODB在新山柔佛再也购得一所工厂,进一步开拓事工,现有二十八位同工(包括三位兼职)与一群义工。除了服侍本地的读者与教会,ODB也支援亚太区一些国家的事工,负责监督材料的印刷和提供运作支援。藉着本地读者和教会的支持,ODB亦出版英文、中文、国文、日文、越南文、缅甸文和淡米尔文等属灵材料。

P1350571_副本_副本  P1350571_副本_副本

身为《灵命日粮》的长期读者,笔者(中)有幸与本地ODB Ministry(亚太区)总干事陈明富(左)和中文部总监黄怀亮牧师(右)合影。(摄:吴敬雄,ODB同工)

 

坚固橛子

1995年,ODB同工在新加坡找上陈明富律师,委托他处理马来西亚ODB的注册手续;翌年正式展开事工,陈律师应邀成为ODB董事之一。然而,日趋兴盛、分工渐杂的事务要里外妥当、面面俱到,还得有个人全权作主,董事会便建议陈律师出来,全时间侍奉;经祷告一段时间后,陈律师便接下ODB亚太区总干事的职责。从此,亚太区十一个国家中,陈总干事必须兼顾其中八国,即马来西亚、香港、台湾、日本、缅甸、柬埔寨、越南和斯里兰卡的ODB事工。

1996年,ODB为本地信徒引进英文版《灵命》,看出本地华人教会的需要后,便将《灵命》翻译为中文(1997,简体)、国文(1999,主要对象是东马的基督徒)、淡米尔文和泰文等等,随后增加翻译的书籍数量,除了为爱书人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更肩负苏醒人心的重要功能。当时,陈总干事和同工认为,与其从海外进口《灵命》和其他属灵书籍,还不如由本地印刷、发放给读者来得划算,且能省掉一笔高昂的运输费,事就这样成了。

如今,马来西亚ODB最大的办公室兼总部是在新山,另二间分别坐落于梳邦再也和沙巴州的亚庇(主要是国语事工)。ODB重在英文事工,但也积极摸索、开拓其他语文源流教会的发展空间。随着中文部事工蓬勃发展,ODB必须确保此事工的质量,于是,黄怀亮牧师成了适当人选。

自1996年起,黄牧师在新山柔佛再也异象教会牧会,因着共同使命,不时与近区的ODB合办各主题式的研经会和查经班;日后在陈总干事邀请下,自然而然成为ODB的一分子,更于2014年,将ODB事工列为个人侍奉重心,积极穿针引线,为本地华人教会引荐ODB一贯而来的使命与异象:即让改变生命的圣经智慧,变得易懂、易得;带领世人亲近耶稣,积极参与当地事工,生命成长更像基督。

 

ODB刊物与活动

不提还真不知,原来ODB中文版的《灵命》(简)全在马来西亚印刷;出版的刊物主题和种类(下列多是英译中作品)亦很丰富,据黄牧师所述,可归纳为:

一、探索丛书——小册子、小书(从圣经经文、书卷探讨某一课题,本地已出版逾百种);

二、研经丛书——逾三十种,是上述小书的延伸版,附加问题系列;

三、人物丛书——是《灵命》作者群里个别出版的作品,是作者研究圣经某些人物后的心得,不失为团契、小组的参考资料;

四、灵修材料——按卷解析的读物,助读者灵命进深;

五、福音单张——2000年始在本地印刷、出版;

六、儿童灵修材料——2014年5月出版第一本读物《非祢莫属》(两册),中英对照;

七、CD & DVD——声色并茂的华、英语光碟事工始于2005年;

八、网络——透过音乐、漫画、视频等,让网民学习上帝的话,有两个网页,即“雅米”(简,本地人为主)和“透心粮”(繁,港台人为主);2014年,《灵命日粮》(英)面子书超过一百万人关注;

九、手机——透过“Android”应用程式,可下载《灵命日粮》内容(中/英)。

十、网络广播事工——2011年与砂拉越华人年议会资讯部合作,日后会逐步扩大事工范围。

P1350550_副本

ODB刊物的主题与内容琳琅满目,务求满足积极、上进的弟兄姐妹,是造就各年龄阶段读者的优质读本。

光是出版刊物并不够,ODB希冀藉着多元化事工,尽可能在各地撒下更多福音种子。这些年来,ODB主要活动有三:一、从2001年开始在本地进行的圣经讲座巡回会,每年平均有十多次,讲员主要来自美国、澳洲,传媒语以英语为主。不同于本地流行敬拜、培灵为主题的讲座,ODB希望展现内容严谨、传递知识为主的讲座会;二、书展:除了在东西马参与基督教联合书展,也在一些福音机构积极宣传;三、主日到各教会分享ODB事工。

BC2013_LivingLifeByWisdomofGod_副本        CWS2014_CraftingTheBibleTalk_副本     BT2012_Melcazideck_副本      BT2013_RAHAB_副本      

上列是ODB一系列活动的海报,主题多元、丰富,务求巩固信徒根基。

 

驭繁执简

ODB主要作品首推《灵命日粮》(Our Dairly Bread),目前在全球已翻译超过六十种语文。《灵命》英文版始于1956年,全球现有数百万读者;1995年首推中文版,为台湾繁体版;97年出简体版,在马新通用。除了《灵命》,马来西亚ODB也致力为各族信徒提供各种属灵材料,开业至今,可显见其进展轨迹。

《灵命》内容与文字深入浅出、老少皆宜,不过,从其撰文到印刷成册的过程可不简单。陈总干事表示,为务使所有语文版的《灵命》忠于原著(英文版),ODB在各国各地各族明察暗访后,才进一步在当地组织一批成熟的译者、编辑和审稿者,使之忠于翻译事工。他说,找来的人才中,若对方曾接受神学课程的训练,则对此事工大有助益。

将文字翻译成另一文字,是一门十分讲求技巧的工作。具备双语能力不代表具有良好的翻译能力,好的翻译员必须熟悉其专业领域的特有词汇,保持语言的敏感度;既要简洁、精准,又要忠于原意。在讲求速度、高效率的大时代里,读者能在短时间里吸收《灵命》此言简意赅的属灵小书,陶冶心智,翻译员应记一功。

以中文版(繁/简)为例,经台湾翻译员处理的词汇,可说不计其数。身为马来西亚ODB中文部总监的黄牧师,透露了一些不为人知的趣闻。早期,电脑(computer)开始面市时,翻译员必须赋予新词形容之,“艰辛”的过程由此展开。中国那边是叫“计算机”,而这边是说“电脑”,中国朋友就说:“不是!你们讲错了,是‘计算机’。”这边的人回应:“不是,计算机是‘calculator’!”结果,两方人就一起讨论,再几番推敲,才保留“电脑”二字,不仅更符合这机器的特质,也较通俗。凡此种种例子,实在不胜枚举。ODB同工面对方正文字,如此严谨,只为符合现代翻译四规“精、简、准、雅”之境。轻易得手的小读本,并非理所当然。

展览室一隅

展览室一隅

热心的义工将册子放入信封,准备寄给全国各地的读者。

热心的义工将册子放入信封,准备寄给全国各地的读者。

地上版图

询及在本地推广福音媒体事工的挑战,陈总干事坦承,国内日益回教化的趋势由来已久,从早期就已兴起的移民浪潮中,不乏基督徒,他希望信徒要接受神话语的教导,单纯信靠神,坚固信心,留在本地生活。至于非信徒,他认为福音单张和其他文本资料能继续扮演重要角色,引领人心朝向那惟一的真神;而继续寻找本地华人写出反映本地民情的福音单张,仍是ODB锲而不舍的目标。

黄牧师亦表示,我国现有三千零四十一万人口中,约二百五十万人是基督徒,华人占三四十万左右;而操国语的逾二百万基督徒(多是原住民)主要是在东马。故,翻译和出版《灵命日粮》国文版(Pedoman Harian)是贴近大时代的必然产物;只是,要找到适合和足够的国文翻译人才并不容易。SIB(Sidang Injil Borneo,婆罗洲基督教会)在东马拥有很大的禾场,其他宗派如卫理公会、圣公会和巴色会等也在此地耕耘许久。SIB早前基于当地信徒殷切的呼声,已要求ODB提供几千本国文灵修材料寄去东马;ODB义不容辞,已应允伸援。

对我国ODB事工日后的蓝图,陈总干事的展望相当中肯,“ODB出版的材料是针对各宗派、操各种语言的教会/群体,因此,探索的题材必须宏观,以提升各族信徒的属灵眼光和使命感,继而完成主所托付的大使命”。正如他所说的,ODB成立至今,并没有固步自封,如今,除了广播,读者们可收到邮寄而来的《灵命》文本,也可使用电脑、手机阅读《灵命》,让这股甘泉源源不绝地流入心田,继续激励自己在主爱里,信靠和敬拜上帝。一言以蔽之,ODB以文载道、传道,读而信之得救的人,将会何等感恩、惜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