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同性恋误区
犹豫了很久,终於决定给你写这封信。我是个十二岁的男孩,在我成长过程中,曾有一段时期,我的行为、举止不像男孩…

亲爱的杜博士﹕
犹豫了很久,终於决定给你写这封信。我是个十二岁的男孩,在我成长过程中,曾有一段时期,我的行为、举止不像男孩,倒更像女孩子。小时候,我总是做一些涂指甲油、穿女孩衣服之类的事。我有个表哥,他会在房间向我们这几个小表弟显露他的生殖器。我担心自己有同性恋的倾向,我不想成为同性恋,我很害怕,非常害怕。
小学高年级时,同学都笑我是“同性恋”,这很让人难受。我常常手淫,还做过一些探索自己身体的举动,我是不是坏孩子?我希望自己是正常的人。
我最近喜欢穿贴身的小内裤,在镜子前面快速地摇晃身体,以寻求快感,但过后我马上祈求上帝原谅。我向一位牧师倾诉,我可能喜爱男子的身体甚於女子的,他说不觉得我有什麼不正常(我不知道还能用其他方法表达,但他显然认为这只是暂时的现象)。然而,我觉得很不对劲,急切地想知道原因。
我害怕若自己是同性恋者,我就会下地狱。我不想成为同性恋者,我爱上帝,将来想上天堂。假如我有什麼不正常,我渴望能摆脱,请帮助我!
马可
|
答:我被马可的信深深打动了。我们虽然从未见过面,但我很了解他,他代表这世界上许多青少年孩子的心声。他们意识到身体里某种可怕的东西,让他们很困惑和產生疑问。这些孩子常常在人生早期,就意识到自己“有别”於其他男孩。他们较常哭泣,不擅长体育,有艺术气质,不喜欢像朋友般调皮、捣蛋地玩耍。他们有的喜欢和女孩子在一起,可能走路、谈吐、衣著,甚至思维都比较女性化,这就惹来“真正男孩”的排斥和嘲笑。
“真正男孩”无情地取笑他们,以“同性恋”的字眼称呼他们。甚至当家长知道这种情形时,往往也不知该如何帮助他们。当青少年体内的青春期荷尔蒙开始运作时,成熟的性别危机几乎要淹没他们。这是马可在写信时所经歷的。这也说明为什麼甚至有正常异性吸引倾向的男孩子,也常害怕自己可能会变成同性恋者。
对信仰坚定的基督家庭中成长的人来说,无疑倍添痛苦。他们的性幻想和感觉製造了罪恶感的强波,以及对来自上帝报应的惧怕。他们会自问,上帝怎麼可能会爱像我这麼卑俗的人?马可在浴缸内跳跃,并因随之而来的兴奋而感觉有罪。欣赏自己的身体而觉愉快是自恋的典型症状,或“向内发展”的倾向,来满足自己没有达到的性别需要。他也许要想办法控制裡面的怪物,或凭自己的理解,得面对永远的地狱。对基督徒男孩女孩们,没有比这更大的内心混乱了。
可怜的孩子﹗马可绝对需要接受专业的辅导,但他看来不能得到。显然父母并不知道他的困惑与矛盾,他所信赖的牧师告诉他这会过去。但这可能不会过去﹗马可看起来有种“前同性恋”的症状,除非他和家人都得到专业人员的指导,否则他发展而体验同性恋生活方式的可能性非常大。
同性恋不是天生的
其次,我们知道这种不正常通常不是“选择性”的。同性恋者最愤恨人家说自己追求性刺激或其他动机而选择同性倾向,这是不公正的,而我不会责备他们被这种设想所激怒。有谁会故意选择一条路,而被家庭隔离,被朋友拒绝,被异性世界轻蔑,易受性传染,如爱滋病和肺结核的侵蚀,甚至缩短寿命?不,同性恋者不是“自愿选择”的,除非在特别状况下。正是这样,不知所措的青少年马可,发现自己在处理连自己都不知道的事。
第三,没有跡象表明同性恋倾向是遗传的,儘管你可能会读到或听到相反的结论。当今世界上令人尊敬的遗传学家,没有谁声称发现所谓的“同性恋基因”或基因遗传的其他跡象。尝试确定这些因素的努力,一直得不到任何结论。儘管缺乏证据,男女同性恋者机构与其在主流媒体界的朋友,还是继续告诉公众,同性恋者就是“生来如此”。即使彻底错了,这个受政治驱使的信息(或错误信息)已起了作用。2000年2月,百分之三十五的人投票认为,同性恋是“遗传”的。
有进一步的证据可驳之。例如,同卵双胞胎有同样的染色体条理或DNA,基因成分都完全吻合,因而若双胞胎中有一位是“生来同性恋”的,那麼另一个不可避免地也应有此特徵,但这不成立。当双胞胎之一是同性恋时,另一个有同样情形的可能性只有百分之五十,所以必定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
此外,若同性恋明确是遗传的,它会从人类基因库中被淘汰,因主人通常不生育。任何不被遗传到下一代的特徵,会逐渐随著带有它的人之死亡而消逝。
预防是有效的
最后,若同性恋是基因遗传,就是不可避免、不可改变、不可抵抗、不可医治的。可幸的是,并非如此。预防是有效的,改变是可能的,盼望是存在的。男女同性恋者机构及媒体,试图说服公众,同性恋和个人的种族一样,都是预定的。这并不正确。今天,已确知有八百位男女同性恋者,逃离同性恋的生活方式,并在自己新发现的异性中,找到了完整的自我。
本文由马来西亚爱家协会供稿,版权归本协会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协会所出版的《爱家》季刊,是一本专为夫妇及父母而写的杂志。文字浅白、通俗、优美,內容生动有趣,包括两性沟通、创新管教法、育儿諮询、幽默篇等等。今天就订阅一份吧!请按下列链接线http://family.org.my/aijiamag。
联络详情:
Focus on the family Malaysia
电话:03-7954 7920
传真:03-7954 7858
邮址:focus@family.org.my
网站:www.family.org.my
Facebook [focusonthefamilymalaysia]
Twitter [familiesMY]
Focus on the Family's 90-second audio program is aired over TRAXX FM at 8.15 am / 6.45 pm Monday to Fri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