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July 2016

靠主圣灵,布道我行!——钱本华畅谈“2015-2016布道年”计划

钱本华近照(摄:甘心) 受访者简介:钱本华——年会布道部主席兼吉隆坡卫理公会(福建堂)会友领袖,与妻叶月娥生有三女一子。 2004年,为有效执行“海外宣教,国内布道”的目标,总议会修改《法规》有关细则;同年11月10至13日,华人年议会在议会期间,宣布:将原来的“宣教布道部”分为“宣教部”与“布道部”。 布道,信徒有责 为加强国内布道事工,年会布道部于2005年4月7至8日,在马六甲举办两天一夜的异象分享会,鼓舞会众大发热心,更注重国内的布道事工。2005年,莫会长定下“城市宣教布道专案建议书”的精要,包括鉴定巴生谷为国内宣教布道的区域,目标是在五年内,建立二十间新布道所,使巴生谷的教会布道所增至五十间,以牧养激增的信徒。 自2005年第三十届年议会提呈植堂计划至今,吾会在全国各地共设立了四十三间布道所。至2015年年尾,年会共有一百二十一间牧区和七十六间布道所,总数是一百九十七间。 前人种树不易,今人思而感激,愿意在先贤打下的基础上,继续发扬光大;钱本华弟兄是其一。本华是专业稽查师,来自曼绒新村,自小受教于莫珍歪牧区的主日学,乃第四代基督徒。2007年,本华就任年会乡镇布道委员会主席;2008年至今,就任布道部主席(“乡镇布道”纳入本部范畴),积极侍奉至今。 身为信徒,本华在教会里十分活跃。他从父辈继承属灵福份,从小过惯教会生活,熟悉主耶稣升天前,留下的大使命;只是,他每次聆听福音的信息时,总自觉对布道、领人归主方面,心里有挥之不去的亏欠感。 平心而论,年会素来注重宣教与布道活动,会友奉献宣教金的数额逐年上升,也有不少人主动参与短宣。据往年《年会录》所示,吾会不少堂会的宣教与布道事工,在创堂之初,即已进行。本华视社区关怀和布道为必要事工,旨在抢救灵魂。 贯彻“2015/2016布道年”宗旨 2014年,本华向吾会会长——莫泽川牧师推荐“2015布道年”大纲;会长认为可行,并经布道部与执行部一致通过,催生出“2015/2016布道年”信徒总动员布道计划,以“爱吾邻舍”活动为主轴,鼓励年会所有堂会,一起参与“布道年”。在本华推荐下,2014年11月,年会聘请邱学新弟兄为布道部干事,执行布道年期间的布道事务,现兼职年会宣教与国内布道(原住民/外劳)事工。 “2015-2016布道年”的主题是“靠主圣灵,布道我行!”。布道年的目标有三:一、在所有教会营造适宜的布道气氛,建立正确的国内布道文化,唤醒和挑旺卫理教会和信徒的使命,有随时随地向人布道的意识和目标;二、结合年会、教区、堂会三股强大的力量(三合一),调对布道焦点,实际和全面推动国内布道事工;三、迎合与落实莫会长在2012年《会长演辞》中推展的大吉隆坡城市布道与植堂事业。 为鼓励牧区设立新布道所,年会于2015年起颁发三千令吉奖励金给有关牧区;2016年,奖励金增至七千令吉。本华期许,在布道年期间,每一位卫理信徒(牧者与会友)至少有一位熟识的亲友为布道对象,将真理输入人心。布道年可进行的各样事工,是办各类型的大小布道会,引进各项布道模式,如“福音火车”、下乡服务、社区爱心关怀、三福、吾爱吾乡、T4T等等。 身为年会布道部主席,本华透露,年会每次办宣教与布道营,都要花不少钱,他深盼所有堂会的代表回去后,能实际行动,带进更多外人进教会。年会注重海外的宣教事工,对本土的布道事工也不遑多让;开设布道所,可视为牧者较突出的成绩,但这仅仅是其工作范围之一。到2016年末,吾会牧区与布道所数目将破两百间,正式会友、学习会友、慕道友和主日学学生总数逾四万。 在布道事工方面,钱弟兄坦承,年会整体而言,作得还不够;洗礼人数,仅反映此教会的布道事工作了多少?截至2015年末,除却在外地就业,或求学的会友,在吾会崇拜的成人平均数目,仅二万一千。 此外,本华也坦言,当前的布道实况是,除了植堂,年会、教区和堂会在一般布道事工与活动上鲜有联系。不少堂会只鼓励会友奉献宣教金,已多年未显著地推动布道事工;也有一些堂会会友满足现状,不热衷于传福音的使命。鉴于上述原因,导致教会人数成长缓慢,甚至负成长,而乡镇教会流失的现象更明显;但城市教会因此受惠,人数增长。然而,很多会友年龄逐渐老化,是个不可阻遏的事实。他希望一般堂会在带动会友向亲友传福音的事工上,能多加把劲。 上图是2016年,年会布道部“爱吾邻舍”举办爱筵和探访的海报,内容简明、俐落,鼓励信徒把主爱带进邻舍的家。 “爱吾邻舍”,多劳多得 现年逾五十的本华表示,早在2007年,吉隆坡卫理公会福建堂开始在实兆远办“爱吾邻舍”活动,当年就出动一百五十人,进行三天两夜的松土活动。之后,莫珍歪、班台、哲仁新村、安顺、二条路新村和万茂也留下热心信徒服侍的足迹;志工人数逐渐增加,包括其他堂会的会友,他们的膳食和住宿,全由当地人招待。 “爱吾邻舍”活动的精要,可见于<2015-2016年布道年信徒总动员布道计划>手册内容。主耶稣说:“我告诉你们,举目向田观看,庄稼已经熟了,可以收割了。”(约4:35)“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太28:19)教会应以“爱吾邻舍”的布道模式,带动会友总动员向邻舍传福音;而会友应参与“爱吾邻舍”布道事工,带领邻舍归主。...

骨肉之亲的宣教

LL鼻挺目深,深褐色的眼珠和典型西域人的脸型轮廓,在班上特别显眼。这位来自新疆的年轻维吾尔族姑娘,每一堂课都坐在最前面的座位。虽然害羞发言,但非常专心。从她专注的眼神中,我能轻易感受到她对宣教装备的渴慕。那一堂课讲述到西方宣教士在中国的殉道史时,我留意到她低下头,轻轻拭去眼角的泪水。 带着多年前在主面前的承诺和激动,我和王有福牧师来到BJ这个大都会,培训不同的神学班。王牧师在教牧班讲解“摩西五经”,我则向二十多位学生教导“差传学”。班上除了学士班和研究院的学生,还来了两位此神学院的全时间教师。我非但没有压力,反而格外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特别是在小组讨论和报告中,班上这个“多元化”的组合,轻易激起思维和自身经验的火花,大家都获益良多!理性上的知识授受、分享经验、唱诗和祷告中灵里的触动,还有伴随的笑声和眼泪,让我们度过了五天愉快的学习时光。 最后一天的课程结束后,为了慰劳大家,JL老师带我和王牧师、几位同学到附近某旅游景点游玩。虽然下着小雨,但大家兴致不减,暂从繁重的功课和侍奉中歇息,沉浸在美景和主内团契里。年轻人之间活泼的笑闹嬉笑,为这次出游增添了许多乐趣。午餐时间,我们一行人挤在一间狭小的餐馆,在寒冷的天气中,享受眼前热腾腾的番茄蛋香清汤面。在王牧师关心下,LL一改班上不多话的形象。虽然很明显看出她竭力掩饰心中起伏的情绪,但从她真诚、坦率的述说中,我们都深受感动。 LL大部分时间一面讲述自己的经历,一面望着窗外。我们很少有眼神接触,但并不认为她没有礼貌,因为能理解她当时激动的心情。来自绝大部分人信奉伊斯兰教的族群,LL能信主,可谓是神迹。几年前,当她在大学深造时,就经常作同样的梦,梦见一位全身发光、身穿白衣的人,向她讲述耶稣的救恩。我们一听,都会心一笑,心中不禁赞美上帝奇妙的作为。 耶稣亲自在梦中向穆斯林传福音,是现代普世宣教的奇葩和神迹。过去几十年,伊斯兰教信徒的增长率,一直在各宗教中占据首位。北非和中东的保守伊斯兰国家完全抗拒福音,严禁宣教士进入和任何传福音活动。在10/40之窗的六十多个国家中,就有超过一半是福音最难接触的。在这一大片福音硬土上,住了8.65亿穆斯林(2015年资料)。穆斯林群体被称为“最后的歌利亚”。 宣教策略家绞尽脑汁,用尽一切方法,但归主的穆斯林仿佛沧海一粟,成效令人沮丧。我们都深信,在人束手无策时,主耶稣亲自出马了。穆斯林群体抗拒福音,宣教士很难进入,但耶稣能透过梦境,呼唤他们。这样的神迹,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全世界不同的穆斯林群体中发生,几乎已成为“常态”;到一个地步,若有机会接触穆斯林,宣教士并不急着讲福音,而是先问他们:“你有作梦吗?你梦见什么?” LL信主后,对本族人有沉重的负担。耶稣更在异象中,向她显现,并预言、差遣她到阿拉伯国家宣教。大学毕业后,她只是透过一位姐妹的介绍,就瞒着家人,毅然来到这间神学院,接受装备。但她也陷入激烈的属灵争战。她经常在深夜里,感到莫名的恐惧。她看到地狱的火,还有许多毒蛇攻击和恐吓她。在过去两年多无数惊恐和失眠的夜里,只有大声宣告耶稣得胜的名,才能带来平安。神学院的师长和同学们,曾有一段时期,每天二十四小时轮流为她守望、祷告。JL老师告诉我们,LL现在比刚来神学院的情况好多了。师长们也领受同样的异象,全心全力栽培LL成为回宣宣教士。因LL通晓本族母语,其母语和阿拉伯语同一语系,能大大减低彼此的语言和文化障碍。 LL难以相信自己被委以重任,也担心恐惧重新来袭。我在她叙述的过程中,不多回应,只是怜惜和感恩地聆听。最后,我按着心中的感动,语重心长地对她说:“如果妳是一个无关痛痒的小人物,恶者也不会把妳看在眼里。正因为妳在上帝宣教的计划里,是祂重用的福音使女,妳将会成为攻陷堡垒的精兵,所以,那恶者在战抖。在垂死挣扎中,牠假装厉害,尝试用恐惧和谎言吓妳。妳要奉耶稣的名回击牠!” 今天的维吾尔族人,几乎都信奉伊斯兰教,却很少人知道,大多数维吾尔族人在历史上曾是基督徒。在十三和十四世纪,有文献记录“整个部落都被认为是基督徒”。很可惜,从十四世纪开始,基督教在维吾尔族中逐渐消失,整个群族皈依了伊斯兰教。直到1892年,有一组瑞典宣教团重新在维吾尔族人中工作。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曾有约三百维吾尔族人信主。但不久,宣教团遭族长驱逐,教会被逼迫,差不多所有的维吾尔族基督徒都被处决、殉道了。1 今天,新疆只有约二百名维吾尔族基督徒。维吾尔族人一旦归信了耶稣,就会遭到家人激烈的反对,并被整个族群逼迫和排斥。虽然今天在新疆约有三十六万汉族基督徒,但大多数都住在乌鲁木齐,与当地文化隔绝,鲜少有向维吾尔族宣教的异象和行动。 2我们求主亲自预备福音使者,也愿主的神迹奇事随着他们! 当天晚上,约定的计程车准时来到我们住宿的公寓楼下。JL老师夫妇和几位学生坚持帮我们提行李,送我们下去。临别依依之际,我和他们一一握手,与JL老师及男同学互拍肩膀,彼此打气后,回头对LL说:“记住老师对妳说的话!”即使夜色垂暮,我还是看到她的双眸泛红。 LL,加油!   1: 参扬天民:《中国的少数民族》(士古来:协传,2004),页428。 2: 参扬天民:《中国的少数民族》,页428;陈惠文编:《普世宣教手册》(中译;CA:大使命中心),页167-168。    

教牧子女有话说——赴第二届师母营+教牧子女营

身为牧者子女(Pastors’ Kids),实在有无处表达的种种压力。通过教牧子女这特别的营会,把好多牧者的孩子都聚在一起了! 去年,我们姐妹俩与父母参与第一届师母营(重组后),看到其他孩子与我俩的年龄相差甚远,便自嘲:“自己该不是最年长的吧?”今年,看到年龄相仿者,真兴奋。教牧子女营,能让我们分享从未透露的想法。许多人对牧者孩子有某种期待与偏见。谈起身为PK的话题,那种“你懂我、我也懂你”的感觉,深受安慰。 青少年组讲员——何怡恬姐妹与黄佳乐姐妹分享主题一:“我的信仰VS父母的信仰”,坦述父母的工作和侍奉,不代表我们与上帝的关系。我们无法复制父母的属灵生命,必须自己寻求神。晚上,我们观赏动画电影《Brave》(勇敢传说):个性急躁、弓箭技术厉害的公主梅莉达,为改变母亲要求自己成为举止端庄的淑女、早日出嫁的想法;她无意间以黑暗魔咒,把母亲变成熊…… 第二天,讲员藉着前晚的电影,以主题二“我会离开上帝吗?”发问:若我们能改变父母,那是什么?大部分PK都说,想让父母有更多时间陪伴自己。我们很清楚,父母最大的期望是我们好好跟随上帝;他们担心尽力教导与牧养别人的子女,自己的孩子却失丧。导师表示,正因为透过父母,我们得以接触惟一的真理和救恩。感谢上帝拣选我们。 晚上有一段宁静时刻。导师让我们看一张图片,图里有一个游泳池和很多在不同位置的人。导师问:“若游泳池等于神与你的关系,你会是图片里的哪个角色?”我们各自找一个角落,安静向上帝祷告。许多PK都哭了,相信神在对他们说话,这是美好的。接着,我们撰写“给上帝的一封信”,记下这刻与上帝说的话。或许几个月、几年后,再看这封信时,我们是否战胜了现在的自己? 第三天,我们在主题三“媒体中有上帝吗?”中深悟,媒体是传播爱与福音的管道。手机能助我们联系世界各地的人。何姐妹建议,我们可通过网络分享属灵信息,记录每天灵修后的经文,彼此关怀、问安及代祷。有些教牧子女担心自己转贴的帖子不符上帝教导,或在意别人眼光。导师建议,我们可分享喜乐,善用媒体,改变外人看法:原来基督徒的生活是那么有趣、充实的。最重要的是,我们都拥有因上帝而喜乐的心! 藉着许多欢乐的游戏时光,我们在此营会建立真挚的友谊,成为日后的属灵战友。一张张充满回忆的“We-fie”,提醒我们并不孤单!谢谢年会师母团契的安排!  

第二届师母营+教牧子女营

6月1至3日,怡保近打河畔酒店,有一百六十人(讲员和同工:8;师母:49;牧者:44;青少年组:18;儿童组:41)参与年会师母团契主办三天两夜的第二届师母营+教牧子女营,主题是:和谐家庭走天路。营会有两个特色:一、向外开放,有二十一人来自友会;二、首办教牧子女营(青少年和儿童组),由美佳堂“Mega Team”主领。 下午一时,众人陆续报到,从近打教区妇女会接过几个沉重的环保袋,里面装满年会会友领袖李祖国弟兄、近打教区和曼绒教区数位会友爱心赞助的恩物,众人大大惊喜。 开幕礼上,莫会长以主耶稣在毕士大池边医治瞎眼的神迹,说明主与父神的关系(约9章)。与父上帝同等同尊同荣的主耶稣,为了救赎计划,甘心顺服上帝,成为信徒的榜样。师母顺服丈夫是神的教导,丈夫爱妻子如天父爱圣子。莫会长勉励师母为丈夫与孩子代祷(约16:24)。圣子完成救赎工作,把人带到父面前;父神在圣子里赦罪,让我们成为神家里的人,可坦然来到父面前代求,父神必垂听祷告。 开幕礼后,主讲何李颖璇(师母)发言,本届营会让教牧的孩子参与,是因看到孩子的需要,特别是面对成长及信仰的困扰。父母要建立合神心意的家庭,根据神的创造,夫妻是依存关系中最重要的(太19:4-6等),高于亲子关系的品质。夫妻需花时间沟通、祷告,解决家庭难题。 父母是子女的遮盖,夫妻遮盖彼此。身为孩子道德伦理及权柄的管理者(出20:12等),父母相爱,孩子就能享受爱。何师母让会众思索:曾为对方付出多少代祷时间;丈夫爱妻子、妻子顺服丈夫,会打几分(一至五)?何师母让会众分享一幅画的意义。她也请大家作“婚姻危机检测”,四人一组代祷。 当晚,专题讲员何榕生牧师表示,牧师是最具挑战与压力的侍奉,当师母更难。会友对牧者家庭的态度,大多视为“买一送一”。若师母活跃于教会事工,就认为她强过牧师,若不,就认为她很懒。何牧师提醒师母侍奉的优先是家庭,而牧师的优先是教会。师母最大的责任,是支持牧师安心侍奉,让牧者家庭活出见证,建立属灵权柄。师母应认定神的呼召,好好经营家庭,使牧师有尊严地牧养教会。 师母需要神的爱、恩典与肯定,得着安全感、生命意义和价值,来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只要肯定个人身份,就能经历神无条件的爱。牧者与师母别被人的话语弄得很辛苦。当晚,何牧师率众为牧者家庭迫切祷告;并请莫会长伉俪代表父母,给牧者、师母们一个拥抱,场面非常感人。   翌日早上,何师母述及合神心意的婚姻是: 一、一起走:属灵脚步一致,用爱心和同心设立新家(玛2:14); 二、一起面对任何问题(耶31:22); 三、一起老:一起成长、互动是很美的事(彼前3:7); 四、一起生活:牧者家庭要圣洁(创1:28)。   夫妻应谦卑,主的轭是轻省的(太11:28-30),祂必垂听夫妻的代求。夫妻可填写家庭祷告史(日期/需要、请求或祷告/神的回应)来坚固信心,相信祷告的果效,神的事工有成就。 何师母也分享牧养的方程式:恩典+时间+真理=成长;她鼓励牧者重建孩子的身、心、灵,兴起下一代来影响教会及社区。 下午,最令人兴奋的,莫过于出游。大人与孩子分为两组:坐福音车参观新开发的兰洞;坐巴士去务边的椰壳洞。所有入门票承蒙黄仕强夫妇赞助。去兰洞者乘搭游船,观赏青翠的人造岛。椰壳洞有安全的行人道和平台,可观赏洞内经长年累月风化、水蚀,且持续增长的天然石灰岩——宏伟的钟乳石与石壁。 晚上,何牧师透露,牧者若不处理牧养过程的伤害,就会累积苦毒,对神失去热诚和侍奉的喜乐,导致属灵生命走下坡。他鼓励牧者紧抓主的应许(弗3:16)。牧者需要刚强的灵,真诚敬拜、祷告、亲近和顺服神、与神沟通,好好牧养会友,建立属灵权柄。牧者认识伟大的神,就能放下一切。 第三天早上,师母们和爱人在感人的“献心会”上分享心得。大家高唱<奔跑不放弃>。莫会长紧握妻子的手,为牧者的家庭祷告。大家深深被神触摸,如鹰展翅上腾。...

中文启发研讨会 

6月9至11日,马来西亚启发(Alpha)主办、年会基督教教育部联办的首场“中文启发研讨会”,假怡保近打河畔酒店举行,约一百五十六人参与,包括大会筹委主席——王昆和牧师及年会妇女会会长张鸣凤。 逾十位海内外讲员——沙巴的中文启发事工拓展部的二位主任邬天和牧师和张静菁牧师、熊添财会吏长、陈慧云牧师、香港的傅卓敏和麦浚思、新加坡的蓝钦强牧师、古晋的傅进生牧师和陈丽珠师母、Alpha总协调主任邓珮瑶、同工蓝文丽和赫乔治神父,内容紧扣装备信徒掌握和使用启发课程的专题、三个阶层的工作坊,以激励信徒回应“庄稼多,工人少”的呼吁。 马来西亚启发总监——符来威致欢迎词后,主席王昆和牧师代莫会长主持开幕礼。熊会吏长以〈尼希米记〉为专题“城宣——为主赢得城市”的要素:负担(尼2:3)、祷告(尼2:4-5)和行动(尼2:6-8)。他强调,除了教会,信徒也要为主赢得城市(耶29:7)。接着,邬牧师和张牧师透过互动聚会,介绍启发要点,让来宾轻松交流,自由探索基督教信仰的基本要义。启发内容涵盖十五个主题,以十二周进行,基本元素为聚餐、演讲及讨论。 节目相当紧凑,邓主任在现场简单访问香港的傅弟兄和麦弟兄后;年轻、充满活力的他们以“如何赢得新世代”讲题,分析下一代基督徒流失的原因(过分保护、聚会肤浅等),并建议以广告讲故事的方式,用下一代的语言与之沟通。 次日,邬牧师夫妇分享“从新约看启发的运作”,布道模式有基要布道法(宣讲)、整全布道法(行动)和权能布道法(奇迹);强调有效的布道必须不断被圣灵充满。 赫神父传递“动员信徒发挥地方教会的影响力”的信息,关键是“共融”,以产生“团体教会”(徒2:42)、“参与教会”(彼前2:1-10)、“交谈教会”(罗12:6-8)和“使徒教会”(太28:19)。 邓主任与蓝姐妹主讲工作坊之启动组“如何带领启发小组”,提醒组长应鼓励均衡参与、来宾之间的对话,要主动听、做总结等;还传授推动技巧和模拟训练。进阶组的傅进生牧师夫妇则介绍“美满婚姻预备课程及美满婚姻课程”,支援夫妻的最佳时期是从婚前开始;基督教原则能应用于任何关系。在“环球启发领袖训练”(牧者组),蓝牧师让大家分组讨论“对五年后教会的期望”,宣告Global Alpha Training的使命“装备信徒,成全教会,传扬基督!”。在“激发新世代的潜力”专题中,蓝姐妹鼓励领导者大胆让年轻人走“钢丝”,督导和培训他们。 晚宴的重头戏——“人生就係咁?”,由两位香港讲员主持,共五百八十八人出席,各教会携带新朋友出席。主持人透过破冰、播放影片,与众探讨生命疑问。每组都有组长带领,从深思到乐意讨论,气氛炽热。 第三日,邓主任以短片提醒基督徒,“职场等于禾场”(彼前2:9),利用午休进行简短的启发模式(约4:34-35)。蓝牧师分享启动组——“启发的祈祷服事”,说明基督徒是电线,神是发电厂,来宾是灯泡;现场也有人示范正确的祷告站姿。 邬牧师夫妇介绍启发课程的规划后,迎来差遣聚会的“拯救海星行动”(拯救灵魂)。信徒在海星卡上,填新朋友的名字、代祷,举起卡,由王昆和牧师作祷。 三天的研讨会毫无冷场,筹委会应记一功。

是时候预备了

  伊斯兰党主席——哈迪阿旺对成立回教国和实施伊斯兰刑事法的目标与决心,在今年5月的国会会议上,终于获得国阵与巫统的“回报”,伊斯兰刑事法获得在国会上提成辩论的机会。 马来西亚国民都知道,如果伊斯兰刑事法得以在国会辩论,最终在国阵与非国阵回教徒和少数国阵非回教徒的议员支持下通过,这将对马来西亚的宪法,产生结构性的负面影响;更会为社会安稳带来很大的伤害。 哈迪阿旺的私人动议,意外获得巫统部长支持辩论,让人始料不及。巫统与回教党暗渡陈仓,两党的领导人,皆利用宗教以达到政治目的。巫统帮了哈迪一把,让哈迪在回教徒社群中,成功展示其落实回教刑事法的决心。但哈迪同样也“扶持”着巫统,即临阵“退缩”,将自己的要求延后在下一季国会才辩论。这就帮助巫统免去国阵成员党的内部分裂。马华和民政的老大已放话,“威胁”辞官,对巫统丝毫没影响;巫统要照顾的,是东马成员党的感受,因东马才是支撑巫统执政的大票仓。 不管政客如何利用回教来达到政治目的和角力,最终受到侵犯和威胁的,还是非回教组织,包括教会和信徒。基督教会处在这种突变的冲击里,其实没有理由不担心。我们须要担心和谨慎,因政客的思想越走越越偏激,教会的存在,就会越来越受影响。 早前,有几个极端分子和疯子威吓某教会拆下建筑物外的十字架,那教会就吓到赶紧拆下了,最终靠州政府“罩”着,才重新挂上十字架。由此可见,许多教会显然没有预备好,当真正的逼迫来到时,有些人将会不知所措,甚至丢弃自己信仰的标志。 钟伊斯兰刑事法的事件上,教会与信徒须要反省,要设想最坏的情况到来,我们是否能坚守立场,站稳脚步,捍卫我们的十字架、我们的信仰? 现在,最糟状况的来临已迫在眉睫,我们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