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事工汇报会

6月18日早上十时,近百人齐聚美佳堂,参与年会第一届原住民事工汇报会,由年会会友领袖兼“国内原住民、外劳与难民福音事工委员会”主席——李祖国弟兄主持。

坐者左起为Pastor Joannes与其妻Pastor Irene,与带领的原住民孩子相处融洽。Pastor Joannes表示,为原住民提供教育援助,与教会的团队合作模式,密不可分。

6月18日早上十时,近百人齐聚美佳堂,参与年会第一届原住民事工汇报会,由年会会友领袖兼“国内原住民、外劳与难民福音事工委员会”主席——李祖国弟兄主持。

他在台上致词时,传递年会对西马原住民和土著事工的使命和宗旨。从短宣到建立原住民教会、反映原住民事工的困境与其应对策略,是汇报会当天着重探讨的要点。

现场播放年会原住民事工的短片后,李弟兄强调,全马有十七万八千一百九十七位原住民,但真正获教会牧养的人数并不多。汇报原住民事工的教会和机构,共有十二间。代表们要分享的内容很丰富,十分钟实在难以言尽。就代表们汇报的内容来看,其服侍地点与事工范围分别是:

百美堂:始于2012年1月,在霹雳州Slim River的Kampung Genggai,设立补习班、主日学、派送日常用品、载送村民进城看电影;
梳邦再也堂:在万津一间店屋的第三层楼设立布道所,亦是年会第一间国语教会(2014年6月),服侍本地、东马原住民和印度尼西亚籍信徒。布道所也支持回收项目,鼓励原住民信徒将废物化为实用的手工品,进而推销,增加收入;
吉隆坡福建堂:从2005年至今,共服侍十座村庄,设立主日学、查经班和赞助学费;准备中学宿舍给十位女生(2017年1月收生)、培训原住民主日学教师和提高原住民学院生的资助金,未来会准备中学宿舍给十位男生;
南部教区:领养牧区,推动儿童事工,尤其是教育、建设基本设备,改善村民生活素质;
Promise Home(独立机构):获热心人赠地,位于蒲种的第二间希望之家已竣工,7月正式运作,接收霹雳州内各村的二十三位先奴伊族(Senoi)孩子,在城里就读小学和中学,并供应其日常所需;
曼绒教区:为原住民村落提供物资和药物、建堂、设立主日学事工、赠送二手货车;
北部教区:服侍对象是霹雳州一带的原住民村落,除了社区关怀、儿童事工和医疗服务,也积极助村民建堂、养鸡、挖地建鱼池,提供各水果树苗、鱼苗和养鱼技术;
南中教区:对象是Kampung Rangoi的Temuan族(逾百人),南中教区总动员,每个牧区认领一个月。除了在社区分发恩物、义诊、义剪,也按阶段开展儿童事工和妇女事工;
美佳堂:原住民事工进行已久,规划完善,除了进村带动布道事工和支持原住民神学生和幼儿教育,另有已落实的经济计划(过滤器方案和养鱼方案);也与其他堂会(沙登堂、皇冠镇堂和士毛月堂)配搭,服侍Kg. Pangson里的原住民。

此外,甲洞堂、万津堂和文良港也为原住民提供家庭探访、主日学事工和捐助日常用品等等。

身为东马原住民,积极、亲切的Pastor Joannes Gambir,负责美佳堂Rumah Methodist OA, Damansara Perdana的事工。他分享自己在不同族群原住民服侍的经验,与同是传道的内人——Pastor Irene,深知良好的教育能助原住民脱贫,改善生活,愿意委身于美佳堂成立雪州(暂定Sri Damansara)第一间原住民儿童之家的筹备事工,目标人数是二十位孩童或少年,现有二人住在Pastor Joannes的家里。

最后,年会甫成立的律师团契主席——雷光峰律师,在现场讲解法律与原住民的基本权利。《联邦宪法》阐明,宗教自由是基本人权之一。宪法保障人民可(自由)信仰、奉行、传播自己的宗教 [第11(1)条]。政府,或有关当局无权规定人民必须选择某个宗教,放弃某个宗教,或改变宗教信仰。

 

About Pos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