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为——邱亚香传道
现代长者信徒拥有的资源,如人生圣历练、事业成就、社会地位、人际关系和时间等等,可继续为神国事工,带来重要的影响和贡献。然而,长者能否实际地发挥作用,关键要素是“活出基督的生命”。

墙上是松柏学苑学员的水墨画和书法杰作
受访者简介:黄亚伦师母,育有四子一女和五位内外孙子女。台湾神学院教牧准博士、马圣道学硕士、新加坡神学院神学士;现任教会传道、西马华福师母团契团长、西马华福中心——松柏学苑校务主任。
现代长者信徒拥有的资源,如人生圣历练、事业成就、社会地位、人际关系和时间等等,可继续为神国事工,带来重要的影响和贡献。然而,长者能否实际地发挥作用,关键要素是“活出基督的生命”。
花甲之年
随着医学进步、卫生设备完善、健康知识普遍,人类寿命明显提高。根据今年7月25日的一篇健康文章所示:到了2050年,六十岁以上的人群,将占据全球人口的21%,比起当下的12%来说,是成倍增长;而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数量也将急剧增长,从目前的2%上升到4%。
我国现有人口是31, 706, 0001 ,其中,近二百四十万老人,占总人口9%。根据联合国组织(PBB)预测,2030年,我国逾六十岁的老人,将高达五百三十万,突破预计三千五百三十万总人口的15%,成为人口高龄化的国家之一。
询及本地老人的生活方式,邱亚香传道直言:本地三代同堂的家庭越来越少,大多数在城市打工的年轻人并没有跟父母同住,也不会跟家里的长辈讨论任何事情。久而久之,年龄渐长的老人,除了偶尔看顾孙辈,其他时候会觉得自己没用及孤独。
种种经济因素(学贷、房贷、车贷、卡债……)致使城市人晚婚、晚生、少子,有些老人不一定有机会含饴弄孙。其实,懂得安排时间到处旅行、探望老朋友,或上不同的课程来充实自己,发挥所长,都能让老人有效地延年益寿。尽管医药发达,政府和一些教会有为老人提供医药津贴,但,很多老人院的设备和环境相当简陋,也是不争的事实。
据邱传道所知,本地的华裔老人一般还活得健康,大多有自己的节目。只是随着时代变迁,家庭观和人权已不同于往日,城里的老人不大喜欢跟孩子居住。尽管不少老人与儿女、媳婿们感情融洽,但也深知“相见好、同住难”的道理,彼此之间始终有放松自己的自由,而乡下的老人就比较孤单。
古今中外,遗弃父母在医院、老人院的案件层出不穷,主因通常是家庭伦理不振、经济担子重、与父母谈不来等等。早在二十多年前,邱亚香传道与其夫(黄亚伦牧师)在所牧教会外面的大树下,发现一位遭孩子遗弃的老妇……
邱传道感叹:“基于爱子心切,上一代通常会将自己辛苦储蓄的金钱,培育子女,却忽略自己的生活水平;加上生理、心理老化和各种疾病来袭时,情感很不好受。若孩子不大体贴父母,冲突就难以避免;故,不少人认为,‘养儿’防老,不如‘养钱’防老。”
教会优资
国家人口老化,势必使教会老化。国内老化最快的人口,依序是华、巫和印裔。教会老化,会使各事工青黄不接,很多事工要年轻人推动,才能成就;然而,少了长者参与,对教会而言,也不是好事。无论如何,教会应积极开拓长者事工。
人生七十才开始。只要老人小心照顾好自己,仍可继续服侍神,成为教会义工,因他们较有耐心和爱心去接待人。长者看重侍奉的心态和了解自身存在的意义,就能过个有尊严的丰盛人生,得享主恩。惟有如此,老人在教会才能提升自己的灵命与生活品质,且有真正的平安。
邱传道指出,台湾与香港教会目前的老人事工一般都做得很好,因教会常鼓励年长信徒去服侍社区的长者。由于年龄和人生阅历相近,他们容易和社区的老人谈得来,是传福音的好渠道,可引领他人充满盼望地度过人生下半场。故,老人事工跟教会的发展,可相辅相成。
去年,邱传道在台湾神学院上课时,撰写的毕业论文题目是:探讨马来西亚教会长者事工之策略与展望。她欣然得知台湾长老教会兴办松年大学,各教会机构也与地方政府联办安老中心的信息。这些教会都视长者事工为教会整体事工不可或缺的部分,除了出钱照顾老人,也更关注和重用老人,支持长者在社区建立老人教会。上帝让人长寿,使其经验成为年轻人的借鉴;因此,老人是信仰前辈、真正属灵的长者。老人是教会最宝贵的资源,应好好认识自己的身份和才干。
邱传道深愿“银发圣徒”能重新发现自己探险的心灵,以界定最後阶段的人生。她引用英国布道家司布真的话:“生不足喜,可喜的是有主同在;死不足惧,可惧的是不认识主而死。”来鼓励步入银发生涯的长者,拥抱快乐晚年,开创出灿烂的明天。从宣教的角度来看,教会应正视老人处于灵性迫切需要的黄金时机,尽快实践宣扬福音的大使命。
丧偶之后
看似积极、乐观的邱传道,前半生是个快乐的师母,与夫同心牧养教会;然而,直到丧偶后,她深知自己必须为主而活、为主所用,才能面对人生晚期。
2006年6月19日,六十二岁的黄亚伦牧师回天家时,邱传道正好五十七岁。相伴三十六年的爱侣骤然病逝,邱传道一时难以承受。直到丈夫的出殡礼结束后,她脑海顿时空白,表示自己不想活了,要快快去找孩子的父亲。直到大半年后,萎靡不振的邱传道,忽然想通、放手了。她求主赦免自己求死的罪,也求父神拭去自己的眼泪。她想活得更长久,以更多时间来服侍父神。
日后,她走过丧偶之痛的经历,成了他人的安慰。邱传道直言,若老人对自己生命没任何目标,生存意志力不强,迟早会闷闷不乐而死。当老人对神有信心时,就可勇于向前;毕竟,夕阳无限好,满天是彩霞。邱传道年纪越长,就越看重其他老人的品格与优点,也更爱其他老人,因为他们都是上帝的宝贝。“日子如何,力量也如何”,是她常为其他长者所作的祝福语,她渴望所有长者都能得到天上最大的奖赏。
至此,邱传道形容自己已进入上帝完美人生的终极,还说:“能看到自己完整的人生图和经历上帝真实的带领,我十分感谢神!”
老有所学
2000至2006年,热心活动的邱传道,就任西马华福师母团契新山区首任团长;2008年,续任西马华福师母团契团长迄今。2012年,她在受邀下,接任松柏学苑校务主任一职至今。
早在2004年11月28日,西马华福会成立“西马华福长者团契”;翌年,组织长者学习中心——松柏学苑。2007年11月,松柏学苑进行第一学期的课程是电脑操作、汉语拼音、英语会话、水彩画入门、书法和声乐班等等。2009年5月,林瑞芝长老辞去校长一职,由黎耀兴弟兄代任校务主任至2012年。
松柏学苑的宗旨,是服侍社区中的长者,欢迎非信徒报名,老有所学、老有所为。松柏学苑是福音事工,有别于企业的经营方式,是为延续华福“广传福音”的主旨而存在。松柏学苑这九年来,紧随华福脚步前进,从零开始,面对不少现实的挑战,但都一一坚守上主赐予的异象和委托。“松柏”之名,取其意涵:如松柏碧绿,常翠、长存。<诗篇>92篇14节亦言:“他们年老的时候仍要结果子,要满了汁浆而常发青……”
如今,邱传道已是五个内外孙的祖母,但凭着一股毅力,她进修博士课程,活出“活到老,学到老”的真谛。提及松柏学苑的课程,邱传道表示,基于时代变化或现实生活所需,电脑班过去是最受欢迎的。现在,老人要以手机联系儿孙或亲人而学汉语拼音;参与才艺班的学员,重在陶冶性情。
“终身学对老人而言,是可以乐在自我的意境里;而学无止境,是老人活到老、学到老的动力与快乐人生的指标。更何况,老人剩下的人生越短暂,就越要过优质、美满的生活,努力善待自己和身边人。”邱传道言教身教,使听者有所感悟——生命可贵,在于活力不断成长。
1: Sumber Statistik Rasmi, Portal Rasmi Jabatan Perangkaan Malaysia:https: //www.statistics. gov.my,2016年8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