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契机?

最近,我国有不少事情令人们非常不安。2月13日,许景裕牧师(Raymond Koh)无故失踪(被掳绑?),现已超过百日,警方仍毫无进展,我们很纳闷。
渲染多时的IMDB(一个马来西亚发展有限公司)事件早已沦为国际丑闻,我们显得有点麻木了!伊斯兰党的主席——哈迪阿旺(Hadi Awang)为加强伊斯兰法庭的权限,而在国会积极提呈的《1965年伊斯兰法庭(刑事权限)法令修正案》(简称RUU355法案),显然挑起全国人民不同宗教人士的忧虑与不安,加重人民的心理负担……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北大讲师——Dr. Kamarul Zaman Yusoff ,指控雪兰莪州州议会议长——杨巧双(Hannah Yeoh)女士在所著的自传“Becoming Hannah: A Personal Journey”里,企图宣扬基督教教义,更在5月17日向警方投报。外界认为他“神经过敏”、玩弄宗教课题。
面对这些沉重的挑战,马来西亚的未来,将如何?单是思考这些“危机”,就使我们倍感压力!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我们可以使这些危机变为“契机”吗?Why not? 这些日愈严峻、扩大的危机,已逼使我们:
- 更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动态和发展;
- 更认真看待自己的公民责任;
- 更迫切地为国家守望、祷告(如6月2至4日的“为国家祷告日”活动,将在年会各教区同步进行);
- 更热心传扬主耶稣基督的福音,让上主的真光照亮世人;
- 把握时机,趁着白日,赶紧服侍主。
处于这动荡不安的世代,基督徒活在人群中的身份与作用,必须如“明光照耀”(腓2:15)。二十世纪的伟大神学家——巴特(Karl Barth),提醒我们,要一手拿圣经,一手拿报纸。如何为社会把脉、如何探索教会的使命、如何适切地阅读上帝的话语、如何委身和遵行上主的心意等等……这些都是基督徒理应履行的职责,求主带领。
无论是危机、契机,皆求主帮助我们化黯淡为光明,化悲情为热心,让我们勇敢为主发光当盐,阿们。
年会主题: 合神心意的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