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岁月和蒙福的源头
《恩典的记号》是我很喜欢的诗歌,其中两句是“走过的路,有欢笑,有泪水,都留下主恩典的记号”。回顾这三十二年来,我身为师母的这个身份,确实充满主恩典的记号,欢笑多于泪水。

作者(中)全家福
文:林池爱芬
《恩典的记号》是我很喜欢的诗歌,其中两句是“走过的路,有欢笑,有泪水,都留下主恩典的记号”。回顾这三十二年来,我身为师母的这个身份,确实充满主恩典的记号,欢笑多于泪水。
我的师母历程可分成三个十年来概述:
第一个十年
1986年,我毕业于马来西亚圣经神学院(MBS);在巴生卫理公会安排下,翌年到堂会属下的新古毛布道所侍奉。我是第一任传道,在这里开始了主日崇拜的聚会。除了证道,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自己时常一个人骑着脚车到处探访,也招收主日学学生。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年,我已经历开荒布道的艰辛之苦。
当地有两个老人家很希望我每个星期去探望他们,因他们都是孤独的长者。有一个婆婆靠拾荒、拾取人家不要的剩菜过活;另一个是眼瞎,身体又残障的老公公,完全不能行动,吃喝排泄都在一处。我要时常帮后者收拾杂物,替他抹身,煮饭给他吃。邻居说,这可怜的老人家临终前一直呼唤我的名字,虽然我当时不在场,但也特别难过,竟然没有任何一个亲人在他身边。幸好他信了主,上帝藉着我这个卑微的使女服侍他,直到他回天家。
次年,我嫁给林成兴传道,从此二人同心同行。在丹绒马林侍奉时,我们骑着一辆电单车四处探访。之后,我们来到加埔、巴里文打和乌鲁音南马服侍,每间教会都有令我难忘的地方。
在加埔,我们为了吸引孩子来上主日学课程,甚至到他们家里免费为他们补习。在巴里文打开幼儿园时,有一次,一个会友慌张地来找我们,说我们的住处起火了!我们慌张地开快车回去,只见整间厨房冒烟,消防车也到了门前。幸好煤气没爆炸,只是整个锅烧焦了。原来我上午出门前煲汤忘了关煤气炉。我们吓到发抖,回到幼儿园,问小朋友们:“如果老师的家被烧了,要怎麽办呢?”他们说:“我们送衣服给老师穿,买东西给老师吃。”有的说:“我们会哭。”我当场感动得泪水直流。
在乌鲁音南马堂,最难忘的是与一班青成年成立诗班小组,大胆在圣诞节举办诗歌布道晚会。我们殷勤练习了几个月。大家同心侍奉,把彼此的心联系在一起,这友情直到今天,我仍念念不忘。
这十年来,我们到过五间教会(包括新古毛),虽然经验不足,但主恩丰富,给予我们许多美好的回忆。
第二个十年
蒙父神特别怜悯,赐给我们一个儿子。我们非常高兴。孩子从小就人见人爱,有双特别大的眼睛,又很爱笑,每一个会友都喜欢抱他。只是,他才几个月大,就患上严重的哮喘病。我们找遍附近的中西医,试过许多偏方,都无法根治孩子的病因,他哮喘的症状时常发作。记得有一次,外子在教会开会到深夜,我看着孩子躺在床上不停地喘气,心里异常焦急,惟有跪下向神求助。有些中药非常难喝,孩子喝了三四年,喝怕了,就躲在床底下,或门后,不肯喝。我们只好用针筒吸入药水,趁他不留意时把药水往他口里注射,让他吞下。
我们一面照顾体弱多病的孩子,一面忙着侍奉。我还担任主日学代校长,策划事工,参与诗班,在幼儿园教诗歌和讲故事。若非上帝眷顾,我真不知该如何度过。
孩子进幼儿园时,我们发现他因过动不能专心上课,他还有阅读障碍的问题。在他小学一到四年级之间,我们每晚都要教他做功课到深夜;但,他的成绩还是不及格。有一天,他很高兴地告诉父亲:“爸爸!我很高兴,今天没有被老师打。”外子听后很难过,便替他转校到特殊教育中心上课。
在孩子成长时期,由于他是过动儿,容易冲动,时常在教会和其他人摩擦,产生不少误会,我得在他们之间调解,帮助大家彼此谅解和接纳。
第二个十年,我饱尝身为人母的苦楚。但,感谢主赐给我一个很好的丈夫,时常鼓励和安慰我。他也是一个很好的父亲,很体谅孩子的处境,不断帮助他。有外子陪伴我们走过这风雨的十年,担子轻省了许多。教养孩子不易,可我们不忘初心,在教会继续侍奉主。这十年来,我们服侍的教会有日拉务、安邦、文冬和哥打巴鲁。
第三个十年
因孩子有特殊的需要,外子向年会申请,希望能从哥打巴鲁派司到吉隆坡,安排孩子在特殊教育中心上课(Home School Program)。因此,孩子才学会讲得一口流利的英语,也克服了阅读的障碍,读和写都没问题了。
特殊教育中心接受我的孩子免费就读,不过,我得留在中心看顾和教导一班患有自闭症的孩子。我第一天教课,看着这些孩子,有的一直哭闹、呐喊、在地打滚,有的手脚被绑,我被吓到了。我心里想,我如何能教这些特殊孩子呢?回到家后,我哭着求上帝帮助我有智慧和力量克服这些困难。祷告后,上帝给我很强的意念要去帮助他们。主说:“……你们既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太25:40)我深受感动。于是,我以服侍的心态进入这特殊教育的行列。感谢上帝,过了不久,中心的负责人称许我,说师母教的这些特儿都有明显的进步。我知道,这是上帝垂听了祂儿女的祷告,成就这事。
当我用心付出,教导这些孩子时,我孩子也得到学习的美好机会,这是上帝何等美好的旨意。
后来,我们被派司到巴生牧养,离中心偏远。我就在教会附近设立一间特殊儿童训练与教育中心,来帮助特儿。从设立中心至今,我看到有的夫妻因家有特殊儿而几乎崩溃,有的因此离婚,有的甚至要弄死亲生骨肉,有的想自杀……许多父母因特殊孩子而无助,一直陷入悲伤、痛苦和绝望的深渊里。上帝让我有机会辅导、安慰和陪伴他们,为他们祷告,给予他们正确的观念。我告诉家长,他们的孩子是能够学习和进步的,甚至将来可以接受在家教育课程(Home School Program),使他们心生盼望。有的家长因此信主,孩子也因长期在中心学习,听过圣经故事,有的学会祷告,也学会感谢主和赞美主,甚至会唱诗歌。
我真想不到,上帝会藉着孩子(特殊儿童)赐福给我们,让我们也成为别人的祝福,上帝的作为何等奇妙。
回顾这三十多年来,我们先后在十三个地方侍奉上帝(包括我独自牧养的教会),学到顺服的功课。无论处在城市或乡镇,我深信,所有灵魂在上帝眼中都一样宝贵。我们诚愿效仿卫理公会会祖——约翰•卫斯理殷勤传道的精神,视“世界为我牧区”。只要心态坚定,每一个地方都是值得侍奉的禾场,我们要忠心到底。
结果,我们因此搬家了十二次,最后一次是在巴生。鉴于我们夫妇都上了年纪,我当时告诉外子,不要再搬了,我搬到怕了、累了,何况我还要管理特儿中心。这两三年来,我只在周末才到外子牧养的教会(现为马口堂)崇拜和尽力侍奉,过后又赶回巴生,继续在特儿中心教课。来到2020年年尾,外子即将退休,迈入人生另一个阶段。感谢上帝引领我们走过这趟蒙恩之路。
感谢上帝拣选我成为师母。我母亲说:“妳是最幸福的,因嫁给一个好牧师。”有外子陪伴,我这一生真的很幸福,谢谢上帝不断施恩。赞美主,阿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