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

传上帝之道者

受访者简介:1926年出生于中国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的山腰村,现有五女一子和十一位内外孙子女。   庄牧师近照(摄:甘心)                            庄牧师早期的全家福(供图:庄福发牧师)   庄福发牧师,是西马华人年议会卫理公会最年长的退休牧者。1957年,他加入年会,迎来牧会生涯,至1989年年尾退休。庄牧师信主的经历与传道史,凸显经天纬地的全能者之厚爱。2007和2014年,庄牧师分别动了两场大手术后,返家休养至今。   信道始于听道 庄福发牧师来自中国,老家民风保守,很少人信主。前人重男轻女的观念很盛,庄妈妈生下他之前,已有三个女儿,每生一个女儿就哭一场。庄妈妈特别希望第四胎是男生,就许愿:每个月禁食晚餐一次,换来一个儿子。当时,食物已相当匮乏,庄妈妈还禁食,加上劳心过度,致使得来不易的男婴特别孱弱。 由于家里发生不少事情,庄家一位信主的伯母便带领庄妈妈去听道。庄妈妈见传道一一替人按手祷告,就想等传道为众人祷告后,为自己单薄的儿子祈福。母子俩初到教会,不会祷告,也不熟悉教会的规矩。传道见这两人一直站在旁边,既不上前,也不跪下,以为他们来试探自己,就喝令:“撒但,离开我!”庄妈妈顿时错愕,气愤地带孩子离场。 晚间,庄妈妈向伯母投诉自己的际遇,伯母即刻安抚她和转告传道。传道便在晚堂开讲前,连连在台上致歉,邀请庄妈妈与孩子出来祷告。庄妈妈不从,但留下来听道。忽然间,她难过得很,一面听一面哭,心里仿佛有重石压着;儿子也很头痛,痛得以双手压紧自己的脑袋,庄妈妈急着揉搓儿子的头部。妈妈哭,孩子也哭,无法自己。 事后,伯母质问他们为何不出来,庄妈妈说教会那么多人,自己挺难为情的……伯母便带他们跪在台前,随她祷告。起初,伯母说一句,他们重复。说到最后,很奇妙地,庄妈妈彻底卸下心里的重担,儿子也不再头痛了。母子从此信主。 然而,地方上的人都说,心里没有祖宗的人才会信耶稣。信主初期,母子俩为免受邻舍指谪,特地绕道去教会崇拜。不久,在伯母协助下,庄妈妈和独子、幼女坐船来马来亚,与丈夫团聚;人生地不熟,信仰在谋生的磨擦中逐渐模糊。有一天,独子发高烧了,呻吟着:“我信靠……我信靠……”妈妈好奇地问,你信靠什么?儿子回答:“我信靠主耶稣”,庄妈妈这才想起自己的身份。他们经过打听,才找到霍秀英传道去他们家祷告,不至对神失去信心。   成牧之路 随着日本在马来亚投降后,庄家搬回巴生,不满二十岁的福发又病倒了,屡医无效。年轻人的脸和肚子肿胀,吐出的痰都带血,大家认为他活不了多久。伤心欲绝的庄妈妈不愿儿子在医院等死和遭解剖,就带他回家。本来并不宽裕的家庭,因他的病,变得更穷。 当时,黄京乐医生(基督徒)从外州回来开药房,巴生卫理公会的主理——刘恩惠牧师带福发去看黄医生。黄医生说他有严重的肺病和心脏病,叫他以后不必来了。福发以为黄医生无法治好自己,没想到,黄医生后来去他家。当时,他吃喝、排泄,都要躺在床上解决,药物只是压抑着病情。严重时,黄医生一星期来看他两次,还赠送食物。这五六年来,他吃了黄医生免费提供的药物后,才慢慢好转。 还没完全康复,福发就去印刷厂当头手,老板特别恩待他,让他有额外的休息时间,但厂里的空气不好,他每次进去,鼻子就阻塞严重,特辛苦。他想起了自己在医院濒危时,曾哀求上帝:“上帝啊,您若留住我的性命,我就将自己奉献给您!” 福发想读神学,不过,神学院的报名表格需要体检报告。他便找黄医生签名,医生说他只要站立半个钟头就会晕倒,认为他不适合就读。翌年,福发去见黄医生,也不得要领。第三年,他再提起神学院,黄医生生气了,但也随了他。神学院来信说,虽然医生说您不适合读神学,但您有信心,就来试读吧。在新加坡神学院读了一个学期后,他去医院照X光,带着医检报告给看顾自己多年的医生看。黄医生吃惊地说:“你本来是一个等死的人,但你现在没有问题了!” 福发很清楚,上帝以种种神迹带领他,让他不药而愈;这坚定了他要跟随神的心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