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今释

新派无神论的兴起与基督教护教的新挑战

基督教从创教到兴教的二千余年历程里,过程绝非风平浪静。且不说罗马帝国时代遭执政者的迫害,信徒被杀等种种苦难;耶稣本人因被判莫须有的罪名而命丧十字架上,显示从一开始基督教的运程就不是一帆风顺。然而,今天,基督教排名为全球四大宗教之首,成为以人口计(以地理疆界计回教似乎扩张中)最大的教派,原因众多,其中宣教与护教的坚持与不断更新,居功至伟。 主耶稣在世时,劝勉使徒注重宣教。<马太福音>28章19节,主说:“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们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同样的信息也可见于其他经文(可16:15;提前2:3和彼后3:9)。把美好的福音传遍天下,便成为每个信徒的天职。 宣教是赢取人心的过程,而人心难测,遇上种种障碍也是必然的。如何解除人们心中的障碍,便成护教的重中之重。事实上,护教是随宣教而来。<以赛亚书>1章18节说:“耶和华说,你们来,我们彼此辩论。你的罪虽然像朱红,必变成雪白;虽红如丹颜,必白如羊毛。”又说:“只要心里尊主为圣,有人问你们心中的盼望的缘由,就经常作淮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彼前3:15)这两段经文便是护教的圣经根据。 本质上,宣教与护教,就好像信仰与理性,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这种关系有如船长与导航员,信仰是船长,护教(理性)是导航员,两者是伙伴,不是敌人。 护教学(Apologetics源自希腊文,原意是辩护或防卫之意),是以说理的方式来说明基督教的真理。宣教是以“心”取胜,护教则以“理”达人,这就满足了人类心脑双元的需求。 事实上,护教任重道远,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挑战。远的不说,就以近四十年西方护教运动所面对的压力,情势相当紧迫。这场争论从大处看当然是科学与宗教孰是孰非的大争论,从小处看则是自十六世纪启蒙运动后科学兴起所带来世俗化(世俗化意味宗教价值观没落)与科学物质主义叫嚣的后果。演变到今天,最近状况是十五年前新无神论论调的出现及因它所引起的回响。 新派无神论(New Atheism)是由英美一批高级知识份子于本世纪初发起的运动,目的是通过理性思辩(科学论证)来否定宗教及一切有关有神论的言说。他们解释,宇宙万象的凭据是自然主义物质主义观,认为万物从无穷大的宇宙与人本身到无限小的物理现象,是由无生有,是由随机率与环境主导(Chance and neccesity),也就是所谓的机缘巧合而形成。 这观点与基督教的创造论(即万物是神的创造)或智慧者的设计(intelligent designer)却相反。新无神论的起源可从2004年该派主导人物之一——萨姆哈里斯(Sam Harris)的新书《信仰的终结》(The End of Faith)引发。两年后,另一本更叫座(据说已售出数百万本)的畅销书《上帝的幻觉》(The God delusion)相继面市。作者是该派灵魂人物——生物学家兼牛津大学公共宣扬科学教席教授理查•道金斯(Richard Dawkins),他是一名彻头彻尾的进化论推崇者。事实上,早在1986年,他的成名作《盲眼的钟表匠》(The bl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