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之约
文:吴永基 一 在两千多米高海拔的冷空气中,我喝着用热水冲泡的“红景天”。“红景天”原产于当地高纬度寒带地区的植物,被誉为“西藏医药之宝”;据藏传医书记载,有理气养血之功效,可助饮用者预备抵御高原反应。在这里,白天和夜晚的温度落差明显,加上稀薄的空气和低压空间,对长时间要讲课的人而言,可是一大挑战。 五年前,我第一次应邀时,还不知天高地厚地向学院的负责人——X老师说:“我一来到,就可以立刻上课。”他在电话那头笑了笑,说:“到时再看。”一抵达机场,我以正常的速度走路,都会心跳加速、呼吸困难。到了学院,我爬上二楼的宿舍后,竟在楼梯口喘气了至少一分钟,才能重新举步回房间。X老师告诉我:“通常,外地老师来,我们都要他休息一天,第二天才上课。”当时,他给我“红景天”调养身体,预备未来几天投入高难度的服侍。 二 由于一些客观因素,学生们和教师被逼仓促迁入还未完全装修好的新校舍。宿舍和课室虽然已经打扫多次,但灰尘仍随着呼吸,钻入我们的鼻孔。安妮提醒我不要一直挖鼻子,以免严重影响市容,但那是有原因的。 这几天教课虽然有小波折,但渐入佳境,完美结束。 第一天,簇新的投影机因没有适当的连接线,不能操作。我半年来费心、费神、费时预备的投影片、照片、图表、地图和视频等,完全派不上用场。当地同工也没有复印好我早在一个月前就电邮过去的讲义和发给学生。这天教课是一大考验,我必须创意地充分运用三尺乘两尺的中型白板。 第二天,投影机投入服务,讲义有了,但频频受到小停电干扰。 第三天,超过十五个小时没有水供。我听到有同学在厕所外面说:“还是憋着吧!” 第四天,在全天可能停电、停水(地方政府已发出正式公文)的阴影下,度过软硬体设备都完美的一天。 保罗在监狱中写道:“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随时随在,我都得了秘诀。”(腓4:12) 我这一点点挑战,在把生命都献给这片土地的宣教士面前,真是小小小巫见大大大巫了! “感谢神的带领和预备!”这是我第一天就对同学们说的话! 三 五年后,我故地重返,人事已变,热忱仍在! 完成“差传学”的培训课程后,我陪着十六位神学生度过他们毕业前的最后一里路。 在最后一堂课的尾声时,我声音哽咽了,眼眶湿了,泪流下了,心里默祷:“愿宣教的神使用你们,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为主刚强壮胆!大家加油!” 临别依依,我接受了明年再访的邀约!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