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所欲言

是时候预备了

  伊斯兰党主席——哈迪阿旺对成立回教国和实施伊斯兰刑事法的目标与决心,在今年5月的国会会议上,终于获得国阵与巫统的“回报”,伊斯兰刑事法获得在国会上提成辩论的机会。 马来西亚国民都知道,如果伊斯兰刑事法得以在国会辩论,最终在国阵与非国阵回教徒和少数国阵非回教徒的议员支持下通过,这将对马来西亚的宪法,产生结构性的负面影响;更会为社会安稳带来很大的伤害。 哈迪阿旺的私人动议,意外获得巫统部长支持辩论,让人始料不及。巫统与回教党暗渡陈仓,两党的领导人,皆利用宗教以达到政治目的。巫统帮了哈迪一把,让哈迪在回教徒社群中,成功展示其落实回教刑事法的决心。但哈迪同样也“扶持”着巫统,即临阵“退缩”,将自己的要求延后在下一季国会才辩论。这就帮助巫统免去国阵成员党的内部分裂。马华和民政的老大已放话,“威胁”辞官,对巫统丝毫没影响;巫统要照顾的,是东马成员党的感受,因东马才是支撑巫统执政的大票仓。 不管政客如何利用回教来达到政治目的和角力,最终受到侵犯和威胁的,还是非回教组织,包括教会和信徒。基督教会处在这种突变的冲击里,其实没有理由不担心。我们须要担心和谨慎,因政客的思想越走越越偏激,教会的存在,就会越来越受影响。 早前,有几个极端分子和疯子威吓某教会拆下建筑物外的十字架,那教会就吓到赶紧拆下了,最终靠州政府“罩”着,才重新挂上十字架。由此可见,许多教会显然没有预备好,当真正的逼迫来到时,有些人将会不知所措,甚至丢弃自己信仰的标志。 钟伊斯兰刑事法的事件上,教会与信徒须要反省,要设想最坏的情况到来,我们是否能坚守立场,站稳脚步,捍卫我们的十字架、我们的信仰? 现在,最糟状况的来临已迫在眉睫,我们准备好了吗?

出席or not?

国庆期间,最热门的话题,并不是我们的国家独立已经五十八个年头,而是“净选盟”Bersih 4.0大集会。 这个大集会据称吸引了数十万人上街,为了国家的未来而诉求。而基督徒普遍上也认同Bersih 4.0集会,甚至有不少传道人和信徒一起上街集会。所以,教会是亲身与亲眼地见证着这场大集会,更参与其中。 纵然大多数教会都采纳政教分离的立场,可是这并不表示,政教分离就可以忽视对社会公义的义务与责任。有些教会的牧者,对净选盟还是采取观望的态度,他们会认为信徒不应该被政党或非政府组织号召的集会,而无意中将教会涉入政治。他们会说:“what would Jesus do?”如果耶稣在,祂会怎么做?祂很可能会从人群中退下,到山中去祷告,为社会、为政府,以及公义,向父神祈求。 而倡议一同上街游行集会的,则认为信徒是“世上的光”,而这光得照在人前。因此,参与社会,责无旁贷。上街为公义呐喊,更是信仰赋予信徒的重任。因此,一些牧者、传道,就带着自己的羊群,站在大集会的现场上。 无论是支持大集会或倡议默默为国家和公义祷告,信徒基本上都是认同与支持净选盟的理念。因此,出席集会的信徒,无需责备不出席的信徒,称他们为“懦夫”;而不出席“Bersih 4.0”集会的信徒,也不必认为出席的信徒是“乖离”耶稣与信仰的做法。两者都是以公义为出发点。差别在于,一种是“暗地里”为公义祷告,另一种则是“在人前”展现公义的行为。 净选盟的黄衣集会已顺利结束。如果我们对比916的红衣集会,教会就更清楚知道,这个国家需要改变,这个政府需要洁净。

矛盾的人性

有时,人类的想法是很矛盾的,我们希望世界会变得更好,也进行许多事业,为要改进世界,可是这种“事业”却往往给世界带来更多、更大的祸患。就譬如说,已故美国总统里根在八十年代,为要促进世界和平,便开始构思导弹防疫系统,以防备苏联的导弹袭击。今天,防疫系统研发成功了,而苏联早已解体了。当时的防疫性功能,却成了今日的攻击性功能。这就是人类对“明天会更好”的“贡献”之一了。 但是,神明白人的矛盾,以自己的话(圣经)回应我们矛盾所带来的种种后果。 据统计,全球各国每分钟的军备达一百八十万美元,等于互相毁灭的前奏。智者早就说过:“人心筹算自己的道路,惟耶和华指引他的脚步。”(箴16:9)只有把自己道路的主权交托给神,人类才有盼望。 全球每天有一千五百名儿童,因饥饿或饥饿引起的疾病而死亡。但神最初应许,“他为孤儿寡妇伸冤……赐给他衣食。”(申10:18)怎么赐呢?就是透过我们,将善事做在最卑微的人身上,因为神也是软弱人的神。  因生态遭破坏的缘故,每天有一种动物或植物品种绝种。神早已嘱咐人:“六日要劳碌作你一切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神当守的安息日。”(出20:9-10)人本身需要安息日,也同样要给予生态环境安息的日子。 八十年代,受刑、坐监、遭逼迫、被拷打的人数总和,已超越第二次世界大战。但圣经说,神“没有藐视憎恶受苦的人,也没有向他掩面;那受苦之人呼吁的时候,他就垂听。”(诗22:24)受苦之人何等多,当世人都撇弃他们时,他永远眷顾、分担他们的悲恸。 第三世界国家每年总共欠下一千五百亿美元;因经济体制的缘故,数目继续增加。但诗人祷告:“我们照他的应许,盼望新天新地,有义居在其中。”(彼后3:13)虽然现今遭受多方多次的压迫,可是这不是结局,因为终极的美善国度必定降临。 每年共有达朝鲜四分之三国土的雨林被毁灭;圣经严正回应:“田间的树木岂是人,叫你蹧蹋吗?”(申20:19)树木其实也有自己独特的尊严,不容失节的人诋毁、污辱。 看见了吗?人要发展、进步、和平、昌盛,结果得到这些后,还附带种种副作用。这些矛盾,让人永无宁日。四世纪的伟大圣徒——奥古斯丁曾如此祷告:“祢为祢自己而造了我们,除了安息在祢怀中,我们的内心无法获得宁静。”安息,不就是人类最大的需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