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害者
文:王有仁(昆仑喇叭堂主理牧师)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何其薄弱与不堪一击,一句话、一点利益就能使人翻脸、关系破裂,至终两败俱伤。 近来,大马空气弥漫着化不开的火药味,啤酒节被禁、泛清真(pan-halal)的热议,引发宗教与种族之间的紧张关系与怨声谩骂。还未平息,又来一位思维狭隘的传教士——查米汉(Zamiham),发表“华族不洁论、一教独大”等刺耳、偏激的歪论,使日益尖锐的宗教关系被拉得更紧绷。幸好,上主藉我国最高统治者的中肯言论,暂时缓解民间不平的情绪。 宗教信仰或许是国与国之间、各种族之间引发大小暴行的主因。一位高龄的犹太裔英藉历史学者——Prof. Bernard Lewis,专研中东历史与回教发展史的学者。他在2002年出版一本书“What Went Wrong?”,书中指出,宗教或许是许多武力、暴行的祸首,穆民要脱离仇恨与以暴制暴的枷锁,应停止发问:“谁陷我们於困境?”,而是反省:“我们如何矫正?”惟有如此,才能从受害者(victim)变成加害者(victimize)的铁律中解脱。书中还暗示(implicitly),把伤害转成正面的力量,还需要上帝的力量与方式。 <诗篇>83篇是少有人用来祷告的祷文,因祷者的用词与语气极暴烈(furious): “我的上帝啊,使他们像滚转草, 像风前的碎稭哦。 用祢的暴雨使他们惊惶。”(诗83:13、15;吕译本) 它是属於哀祷文、战歌(a war-song)和咒诅祷文(imprecation prayer),主要功能是求上主处决恶人和求上主处置愤恨。 祷文可分成以下的结构(修改自Samuel Terrien, The Psalms, 5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