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6月号

第七届乐龄营

报道/摄影:黄珍琳 6月13至15日,年会乐龄团契在怡保近打河畔酒店举办第七届乐龄营(主题:岁月流逝,恩典添增),共有五百三十人出席。嘉宾有王怀德会督(博士)伉俪、郭汉成会长(博士)伉俪、莫泽川牧师伉俪、马来西亚三一年议会代表——杜金明弟兄和印尼雅加达卫理公会以马内利堂的十九人。 13日下午三时,郭会长以“人生如梦”为开幕礼讲题。他以<诗篇>90篇引导大家思考人生长短和自己的身份。他说,人的一生,看似漫长,却如花草般短暂、脆弱,也饱受罪恶困扰;而神看千年如一日。原来,生命的重点在于意义,人要以智慧的心(诗90:12),活出神的荣耀和作为。 节目延迟近一小时。至下午五时,黄约辉牧师在专题一“圆满,生死两相安”(创50:22-26)中,以约瑟为例(创50:26;出13:19;书24:32),阐释人应当如何处理生活和死亡;其要点有五——人生如旅客、人生的长与短、正视死亡的过程、妥善安排身后事、相信神的看顾。黄牧师鼓励乐龄者要活在当下,同时享受与神同在的日子。 翌日早晨,莫泽川牧师积极配合和赞扬大会所定的主题。他认同,神的恩典会随着人因岁月的流逝而增加。他以神拣选亚伯拉罕(书24:2;创12:1)和摩西(诗116:15;约1:1)为例,指出人生每个阶段皆有神赋予的意义(提后4:6-8)、每个年龄阶段都为神所用。神按着自己的时间,拣选和将信仰传给年长的亚伯拉罕和摩西。由此可知,乐龄,不是人生最后的周期;乐龄,是神在计划中给予人的周期之一。 据杨锺禄教区长对专题二“人生下半场 活得更精彩”的阐述,人生可分为三个阶段:一至二十岁、二十至六十岁、六十岁以后;当人意识到不愿再过被动的人生时,就可主动过下半场的人生。若信徒在“old”之前,加上“G”(God),就能成就“Gold”,故,老年人是灵命成熟的黄金时期、开花结果的黄金季节、影响后辈的黄金时机(箴20:29);教会要乐于向乐龄者布道、关怀教会的年长者、为他们提供服侍与作见证的平台。 大会特邀我国卫理公会会督——王怀德牧师担任专题三“合神心意的人”(诗51:1-13)的讲员,他引述<撒母耳记下>11章1节至12章25节的经文时,指明信徒追随属灵高峰之际,便会面对各种试探。会督说:“若我们作应当作的事,就不易落入试探。”经文反映大卫王面对试探,跌入罪的网罗,仍称他为“合神心意的人”,究其原因,是因他犯错时,仍看重自己与神的亲密关系。会督藉此鼓励信徒时时向神忏悔、支取力量,靠神大能而活。 15日早上八时,莫牧师在主题“活出‘耶和华神我的牧者’的人生观”里表示,乐龄者活出<诗篇>23篇的人生观要点有四:一、确认耶和华为牧者;二、相信祂、依靠祂;三、活出信仰,行出公义——祝福后代;四、岁月流逝,恩典添增。牧师鼓励会众当个受尊重的可爱长者,接受退休生活、学习作十一奉献、扶持幼辈、学习心胸宽大、学习祷告、读经亲近神。 汤文升牧师在专题四“乐龄在教会扮演的角色”中提及,五十五岁及以上者,可参与的教会事工,包括执事会(领导层)、团契、查经祷告会、探访事工、生活营等等。汤牧师也在现场高歌数首,让听众饱享耳福。 精彩的歌唱与舞蹈比赛,皆在两个晚上进行。参赛者们无惧舞台压力,浑身解数为神献上最好的演出,赢来全场热烈的掌声。此外,代表大会议决:下一届乐龄营在2018年6月11至13日开幕;代表大会,定于2020年进行。 营会安排会众在营会第二天下午,在怡保市区和近郊游玩,即打扪高晶柚子园、昆仑浪休闲公园和二奶巷。 打扪高晶柚子园是怡保著名的柚子盛产之地,据工作人员介绍,其柚子树高龄达四十年之久。听着工作人员介绍柚子的各种好处,一伙人便带着一颗颗甜美、饱满的柚子和相关礼品,满载而归。群山环绕的昆仑浪,曾是废弃的矿湖,大伙在水面上乘船,欣赏怡人景色。初见“昆仑山”,犹如世外桃源,游客被眼前的山和湖深深迷住。湖的另一边是一座小公园,有数间传统的马来高脚屋和养着几只动物,供人观赏。窄小的二奶巷,有几间小吃店和礼品店,游客络绎不绝。 大会即将结束,王昆和教区长列出<诗篇>92篇12至15节,呼吁会众回去后,要继续为神发光当盐。他强调,无论处于任何年龄层,都须明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以喜乐、盼望,过充实的生活。简言之,信徒不要失去热忱、目标和上帝托付给个人的呼召,即使年老(提后4:7;诗92:14),生命仍可常青。 午间,郭会长率众作祷;大家用餐后,散会。   歌唱比赛得奖名单(二十二位参赛者) 冠军 张和平(雅加达以马内利堂) 亚军...

第一班卫理幼托培训班结业典礼

报道:黄珍琳 / 摄影:甘慧仪 5月31日上午八时四十五分,第一班卫理幼托培训班(Kursus Asuhan Permata, KAP)的结业典礼,在马来西亚学前教育学院(Institut CECE)的多用途礼堂进行。第一班的三十三位学员,包括幼儿园园长和教师,来自年会十七间堂会。 朱宝莲院长在台上时,称许第一班学员皆勤力上课、积极付出。马来西亚妇女、家庭及社会发展部副部长——周美芬女士表示,此结业礼意义重大,对所有要成立幼托中心的教会而言,能获已符合资格的师资辅助,已往目标迈前一步。周副部长勉励学员们要持续学习,了解时下孩子各种需求。 张许志枫(师母)代表所有学员和卫理公会,向学前教育学院的讲师们致谢。她也播放图文,分享孩子们学习的最佳效果,主要有四方面:饮食均衡、教养孩子之方、孩子的安全和培训孩子学习自理。 有备而来的学员们,为嘉宾呈现精彩的歌舞节目;台上载歌载舞,台下乐于投入。最后,周副部长颁发结业证书;会众大合照后,结业礼就此结束。据知,本班课程为期两个月,每人学费是九百二十令吉(堂会和幼儿园皆为参与者提供部分津贴);学员们继续修完所有课程(至6月4日)、完成五天的实习和7月6日的考试后,才正式结业。

北部之行

5月30日早上,我们在黄约辉牧师和拿督李国庆带领下,参观居林堂,聆听教会领袖分享扩建计划;接着,参观槟城柔府的真光小学(拿督李国庆是真光小学的董事长),聆听王素云校长报告校务和未来计划。愿他们的计划早日实现,蒙主赐福。

“卫斯理灵命复兴”崇拜

5月27日(六)举行“卫斯理约翰灵命奋兴纪念日”,当晚七时三十分,本人在吉隆坡卫理公会参与中一和中二教区联办的崇拜仪式,崇拜主题是:雅德门庆典联祷会。本人证道的主题是:心中有神,手中有经——为主疯狂。

两场会议

5月17日,卫理大厦六楼会议室,进行两场会议。早上十时,是年会布道部会议,至下午一时,大家一起去碧华楼用膳;下午二时,是年会宣教部会议,至四时散会。

世界宣明会

5月12日早上,本人与年会会友领袖——李祖国弟兄(图左),代表年会救援赈灾事工,奉献十三万令吉给马来西亚宣明会的执行长——Dato’ KJ Abraham(图右),以资助处于战乱困境的叙利亚难民小孩。

美门总部执行会会议

5月9日上午十一时,年会六楼进行美门总部执行会会议,分享八间美门残障关怀中心的进展和现况。开会到一时多,大家一起去碧华楼享用爱筵。美门董事、委员和同工们在席上积极交流、沟通,从而了解双方面对的问题和压力,这场饭局很有意义。 右起为美门残障关怀基金会(总部)总干事——谢秀贞牧师和副总干事——潘银珠姐妹

年会救援赈灾事工

5月5日上午,年会救援赈灾事工(Methodist Crisis Relief & Development, MCRD)在彭亨州Kuala Yong工作。本人、年会会友领袖——李祖国弟兄、北部教区宣教执行委员会主席——黄约辉牧师和Vesland Resources董事经理——拿督刘傅贤,移交三艘三十五尺的舢板(北部教区奉献)给原住民。 我们希望这些舢板便于当地村民交通、运输和防灾。MCRD团队也带来十五盆果树幼苗、米粮和旧衣服等等,赠给Kg. Keniam、Kg. Dardari、Kg. Kuala Yong和 Kg. Aur的村民。美中不足的是,由于下大雨,我们不能亲自把这些救济品亲手送给村民,只能托Kg. Keniam的村长——Batin Yusof代劳,由他联络和转交给其他村长。

保阁亚三堂设教六十五周年暨成立牧区十周年

5月1日,保阁亚三堂展开一系列的庆典:早上九时四十五分,是教会停车场奉献礼;十时,设教六十五周年暨成立牧区十周年感恩庆典,共二百十二人出席(包括小孩);中午十二时三十分,在酒楼进行感恩午宴,席开三十一桌。感谢上主的恩领,弟兄姐妹的同心。求主开路,引领教会未来建堂计划。  

谁算青年?何为参政?

文:黄向勤(皇冠镇牧区传道) 青年定义 青年,一般指童年期与成年期(心理成熟)之间,或指年纪在中年以下、少年以上的人。联合国青年议题官方中文网站定义为十五至二十四周岁。根据大马青体部网站,那是指十五至四十岁的族群,今占我国总人口逾四十巴仙。他们是国家最具原动力的人口,能在国家政、经、文、教各领域扮演积极角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力、国家未来的接班人。当然,此推论的大前提是,我们必须为他们灌输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才能使他们在良知、理性、正义感、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上臻致成熟。 什么是政治? 根据维基百科,“政治”是各种团体进行集体决策的一个过程,也是各种团体,或个人为自己的领域结成的特定关系,尤指对社会群体的统治,例如统治一个国家,亦指国内外事务的监督与管制。简单地说,政治就是参与公共生活的管理,如看到交通灯坏了,联络市议会;帮助遭家暴的妈妈报案;投诉校园贪污;推动红树林保护运动;抗议不必要的填海工程;反对种族歧视等等。 政治除了每五年投票一次,还包括管理一切公共事务。马来西亚国民有义务和责任,不让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领域走下坡,以免国民随当权者腐败、堕落。国民也有权反对任何形式的道德腐败、贪污枉法、金钱游戏、文化歧视、教育偏差等反人类的罪行,或支持各种行公义、好怜悯、与有需要者同行的好事。 按马来西亚1967年所得税法,一年里只要居留在大马总天数达一百八十二天,或以上的有收入居民,就已符合税务居民条件,须主动向内陆税收局报税。从2013年开始,当个人年收入(Yearly Income)达到RM 34,456,或月收入(Monthly Income)RM 2,556或以上,就得纳税。所以,年满十六岁,可以结婚、成家、纳税的青年,以书写、口头评论,或具体行动,关心自己纳的税,会不会适当应用于国家弱势群体、学校、医院和公共设施等,是非常合理的。若发现政府,或政党没有善用所缴纳的税收,照顾全民而提出抗议,也一样合理。 年轻一代参政,教会秉持的原则 持平而论,城市教会的青年不一定比乡镇教会的青年更关心,或更了解我国政治。我相信,只要有关信息密切关系到青年目前的困境与未来发展,而且数据充足、教导到位,无论身处不同地域的青年,都会因信息切身,而自动自发,以行动关心政治。教会可鼓励他们与其他更多的上进青年联谊、出席领袖峰会、结社组织农业(或商业)、管理读书会,一起思考政策制订的目的与方法,或帮助他们上技职学校、向网络大学报名,寻求学业与职业生涯中的突破等等。 其实,我们不应该只期待年轻人参政。教会应鼓励所有基督徒国民遵循《法规》,用心为所有政治领袖和政治事务祷告,按轻重缓急原则,带头呼吁信徒有系统地关心各类议题。教会可鼓励会友秉持原则参政,信徒须梳理圣经各参政人物与其事迹,以作借鉴。 约瑟:下埃及后被法老内臣——护卫长波提乏买去,因工作勤奋和尽责,从奴隶升任为管家。后因逃避诱惑,被诬入狱,遇到曾经位高权重的酒政和膳长,最后当了宰相。约瑟在埃及住了九十三年,成功为埃及制定各种强国富民的政策,大大影响埃及的法律制度(参创41:25-36,47:13-26)。 摩西:以色列国父。年轻时尝试以暴力解放在埃及为奴的族人,但不成功。后来,他顺应上帝指引,从旷野携眷回埃及,与当时的以色列领袖联谊、结社、一起搞读书会(研究希伯来历史)、发动非暴力抵抗运动,最后,带领以色列人过红海。在旷野四十年的游牧过程中,他受圣灵感动,列出以色列人的宗教与社会法律、制度(参<利未记>与<民数记>)。 大卫:原是牧童,因积极参与民族保卫战,渐渐升为百夫长、千夫长、军长、君王。大卫结束混乱的士师时代,开创王国时代(参<撒母耳记上>16、18章;<撒母耳记下>2、5章)。 所罗门:大卫宝座的继承人、以色列最有学问的政治家。不论动/植物学、文学、哲学等知识范围,他都远超于常人,可惜,他到了中年,饱暖思淫欲,为满足欲望苛征暴敛,最后为国家埋下腐败、分裂的种子(王上4:32-34)。 以西结:原是祭司,但被掳到巴比伦的过程中,经上帝呼召,成为在异国预备族人回归祖国的先知(参<以西结书>)。 但以理:惟一在外邦不同王朝作宰相的以色列政治家。他很年轻就知道上帝的呼召和心意,为信仰的缘故,拒受巴比伦王所供给的王膳,与其他希伯来同侪一起帮助巴比伦帝国成长,同时批判历代皇帝不义(参<但以理书>)。...

非法移民

文: 刘世尧(砂拉越卫理神学院讲师) 牧师,教会应为非法移民和工人施洗吗?他们没有向地方政府注册。在我们的社会里,洗礼证书是很重要的文件。我们当如何从神学、社会和伦理的角度看这事?就神学而言,悔改是从错误转向正确,但非法移民不会主动回乡,反会继续留在黑市中,当无身份的人。他们还会尽己所能,从政府那里获取利益,甚至视偷渡的钱为“投资”。 答: 谢谢你提出这重要的问题与其复杂背景。坦白说,思考这些问题时,我心里感触良多,挣扎不已。 我想起天父赐我在美国留学的机会。有一次,我和家人去纽约的曼哈顿唐人街,从停车场走出来时,就听到福州话!原来,单单在纽约,就住了超过三十万福州新移民(全美国超过七十万)!当中有不少人没有合法居留身份,为了淘金梦而偷渡到海外,希望闯出一片天空,还可把祖国的家人接来,一起享福。 教会可为那些来到我们中间的非法移民,或偷渡客施洗吗?这很棘手,如你所说,它不止牵涉神学和伦理课题,也关系到本处的法律问题。若教会与牧者为非法移民施洗,可能会被控以“非法窝藏、教唆非法移民及提供金钱援助”等罪名,甚至入狱。 圣灵让我想起圣经中的一个原则和一个案例。 先讲原则,新约<雅各书>2章10至11节:“因为凡遵守全律法的,只在一条上跌倒,他就是犯了众条。原来那说:‘不可奸淫’的,也说:‘不可杀人’;你就是不奸淫,却杀人,仍是成了犯律法的。”从上下文来看,这段经文绝不是要我们终日定自己,或别人的罪,无时无刻活在犯了全律法的内疚、恐惧,或指控中。雅各当时的关怀是,教会里有按外貌待人的情况,如比较尊重有钱、体面的人,却轻看穷苦人。雅各提醒教会,至尊的律法,就是爱人如己。因此,“你们若按外貌待人,便是犯罪,被律法定为犯法的。”(雅2:9) 这样说来,我们每个人都曾“犯罪”和“犯法”,不是吗? 想当年,我们受洗时,是否还有一些未认清、未处理好的罪和“犯法”的事呢?我曾向市议会图书馆借了一本百科全书近二十年,故意不还,到忘记还、一直没还;天父怜悯我,在2009年尾,我被圣灵光照,看到此书在家里,便被圣灵充满,提起勇气还书!这近二十年里,天父仍呼召我、使用我,没有撇下我!当然,公义的父神是忌邪的,祂带领我重见本书,帮助我处理这个罪,堵住破口。 请不要误会,我不是说,拖延认罪与悔改不要紧;而是尝试指出,我们恐怕都无法等到处理完个人所有罪和所犯的法,才能受洗。受洗,是愿意回头的浪子立刻能经历的奇异恩典,是他不配得的爱和接纳——“父亲却吩咐仆人说:‘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来给他穿,把戒指戴在他指头上,把鞋穿在他脚上……”(路15:22)我可以把慈父的这一句话解读成,给他失而复得的儿子“施洗”吗?! 接下来,谈这圣经的个案,即新约的保罗书信之一<腓利门书>(Philemon)。这封信说出了一个感人的事迹:使徒保罗为福音的缘故,被关在监狱时,带领一位也被关在狱中的奴隶信主;保罗称他为“我在捆锁中所生的儿子”(1:10)。这奴隶名叫阿尼西谋(Onesimus),罪行是逃离主人。在罗马帝国的时代,主人有权处决逃走的奴隶。但真奇妙,保罗竟认识他的主人——腓利门。腓利门受保罗影响而信主,且是一间家庭教会的领袖(1:1-2、19下)! 保罗谦卑地写信,恳请腓利门在主耶稣基督的爱里,宽恕与接纳阿尼西谋,因“他不再是奴仆,乃是高过奴仆,是亲爱的兄弟”(1:16)!在信仰的力量和盼望里,保罗指出,这阿尼西谋“从前与你没有益处,但如今与你我都有益处”(1:11)!当然,保罗绝不是感情用事,他暸解这个案涉及伦理,或责任问题。故此,他说:“阿尼西谋若亏负你,或欠你什么,都归在我的账上,我必偿还”(1:18-19)。 保罗在这宗案里的处理方式,显示他竭力平衡两件事:怜悯与合法(compassion on human and conformity to...

教会年历(上)

文: 叶德宗博士 历代以来,人类都有各族的年历。然而,一旦那民族的时代没落,其年历也会渐渐地被世人遗忘。单是中国千年历史,就有好几种不同时代使用的相应年历——阴阳五行历、四行历、古六历、秦历和太初历等等。 年历是一种体系,按上帝的创造有系统性地编排而成。年历提供了农业作息的时间、季节的气象转变、民族社会各活动、宗教节庆和节期等等。年历富有提醒的功能,使人们能规划、预备迎接每一个季节与节期。 圣经旧约的<利未记>(23章)及<民数记>(28章),记载上帝定下记念的节日给犹太人,包括献祭的条例,如: 逾越节——正月十四日黄昏的时候,是耶和华的逾越节(利23:5); 新年——七月初一,你们要守为圣安息日,要吹角作记念,当有圣会,什么劳碌的工都不可作。要将火祭献给耶和华(利23:23-25); 赎罪日——七月初十是赎罪日,你们要守为圣会,并要刻苦己心,也要将火祭献给耶和华(利23:27); 住棚节——这七月十五日是住棚节,要在耶和华面前守这节七日(利23:34)。 节期对以色列人来说,是极重要的时间观念。这时间观念体现了上帝从埃及拯救以色列人到应许之地,说明以色列人经历了上帝的大能拯救,也经历了上帝救恩的时间。一代接一代,以色列人遵守上帝所制定的节期,听从上帝的诫命和实行献祭的条例。 透过谨守上帝所定下的时间及节期,看见超时空的上帝进入人类的历史(有限的空间),彰显大能。上帝介入以色列人的历史,也进入以色列人的生活。 <传道书>3章1至11节记载:“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务都有定时。生有时,死有时;栽种有时,拔出所栽种的也有时;杀戮有时,医治有时;拆毁有时,建造有时;哭有时,笑有时;哀恸有时,跳舞有时;抛掷石头有时,堆聚石头有时;怀抱有时,不怀抱有时;寻找有时,失落有时;保守有时,舍弃有时;撕裂有时,缝补有时;静默有时,言语有时;喜爱有时,恨恶有时;争战有时,和好有时。这样看来,作事的人在他的劳碌上有什么益处呢?我见神叫世人劳苦,使他们在其中受经练。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又将永生(原文是永远)安置在世人心里。然而神从始至终的作为,人不能参透。” 遵守节期,不仅是以色列人看见上帝“过去”为以色列人施行救恩,也是期待上帝预言的实现,即公义的上帝施行审判、期盼上帝的应许将应验。以色列人持守时间观念,显示他们认识上帝的永恒特质。有永恒,才有盼望的存在,就如<传道书> 3章11节所言:“然而神从始至终的作为,人不能参透。” 我们不是以色列人,如何参与上帝的救恩时间?从耶稣基督的预言、降生、服侍、受难、被钉死、埋葬、复活、升天和预言祂将来必要再来的事件来看,我们没有亲眼看见、亲耳听到耶稣基督活在世上对我们说话,但耶稣基督拯救的事件确实活现于历代以来先贤信徒们的生命里,也活在我们的生命中,而我们是相互影响、印证的。教会年历,就是信徒们以生命见证耶稣基督所记载的时间。 以色列人的节期,都指向耶稣基督;他们祭坛上的羔羊,就是耶稣基督。所以,教会年历体系制定的核心,就是耶稣基督。教会年历是一个救恩的记号,铺排在基督徒一整年的生活中,为要使信徒们常常记念耶稣基督的救赎、每天与耶稣基督同行、期盼耶稣基督再来。如此,信徒的生命就能活得更扎实,教会生活也能够建立在耶稣基督身上,且巩固信徒“一主、一信、一洗、一上帝”的信念。 初期教会,使徒保罗提醒我们,逾越节的羔羊之意义,并劝勉信徒不可用旧酵:“你们既是无酵的面,应当把旧酵除净,好使你们成为新团;因为我们逾越节的羔羊基督已经被杀献祭了。所以,我们守这节不可用旧酵,也不可用恶毒(或作:阴毒)、邪恶的酵,只用诚实真正的无酵饼。”(林前5:7-8) 主后几个世纪,早期教会是以守复活节为教会的重要节期。藉此,教会举办一年一度的复活节洗礼,而在复活节前举行祷告及禁食的聚会。现今,世界各地的教会仍延续初期和早期教会的这个传统——举行及守复活节。没有复活就没有救恩,没有救恩就没有永生,没有永生就没有新生命。 我们现在是活在上帝救恩事件的时间里,教会履行初期以色列人所遵守上帝制定的救恩时间,我们期盼及谨守耶稣基督的再来,犹如以色列人期待弥赛亚来临。以色列人活在上帝救恩的时间宏观上,我们也是如此。教会年历显示了“上帝救赎的事件,成为我们救恩的凭证”。(待续)

危机?契机?

最近,我国有不少事情令人们非常不安。2月13日,许景裕牧师(Raymond Koh)无故失踪(被掳绑?),现已超过百日,警方仍毫无进展,我们很纳闷。 渲染多时的IMDB(一个马来西亚发展有限公司)事件早已沦为国际丑闻,我们显得有点麻木了!伊斯兰党的主席——哈迪阿旺(Hadi Awang)为加强伊斯兰法庭的权限,而在国会积极提呈的《1965年伊斯兰法庭(刑事权限)法令修正案》(简称RUU355法案),显然挑起全国人民不同宗教人士的忧虑与不安,加重人民的心理负担……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北大讲师——Dr. Kamarul Zaman Yusoff ,指控雪兰莪州州议会议长——杨巧双(Hannah Yeoh)女士在所著的自传“Becoming Hannah: A Personal Journey”里,企图宣扬基督教教义,更在5月17日向警方投报。外界认为他“神经过敏”、玩弄宗教课题。 面对这些沉重的挑战,马来西亚的未来,将如何?单是思考这些“危机”,就使我们倍感压力!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我们可以使这些危机变为“契机”吗?Why not? 这些日愈严峻、扩大的危机,已逼使我们: 更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动态和发展; 更认真看待自己的公民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