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脉相承,人跟神之间的纽带——专访何榕生牧师
采访/整理:甘心 受访者简介:马来西亚神学院教牧硕士,曾在新加坡进修教牧辅导课程;投入牧养事工三十六年,在吉隆坡福建堂牧会至今,已二十四年。 甘:栽培下一代承接信仰的过程中,我们首要任务是什么? 何:基督徒得先认识自己信仰的独特之处,务必了解自己为何要信耶稣,重拾起初的爱心。 一般宗教是从人的出发点,寻找“神”;若这位“神”是人找到和由人命名的,这就不是创造宇宙的真神。 据圣经所示,创造万有的神主动向人启示自己:“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凡接待祂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赐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女。”(约1:1-2、12)道成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这道就是主耶稣。“除祂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使4:12) “神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致灭亡,反得永生。因为神差祂的儿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祂得救。信祂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经定了……”(约3:16-18)故,人必须认识和相信,除了主耶稣,别无拯救;也当知道,若忽略救恩,必被定罪! 现代欧美教会没落,是因把信仰视为宗教,单单从人的观点来研究神和探讨基督信仰。今人强调个人和自由主义,高举人权和尊崇个人思想,把他人视为“神”,而轻忽信仰传承和宣扬救恩的意义。“知道神”(knowing about God)跟“认识神”(knowing God)是两回事,把两者混为一谈,是欧美教会的致命伤。 基督教不是哲理。圣经提到认识神不只是知识上的知道,更包括经历神。 基督徒必须更深、更全面地认识基督论、圣灵论、教会论、未世论和<使徒信经>的信仰宣告。 当基督徒宣告:“我信神”,是使自己跟无神论者分别出来;当基督徒宣告:“全能的父,创造天地的主”,是使自己跟多神论、拜偶像和拜“神明”者分别出来;当基督徒宣告:“我信我主耶稣基督”,是使自己跟其他一神论者分别出来。 基督徒必须领受神给予个人当下的特定角色和任务,前进不懈。有人说:“年青比知识,中年比经验,老年比品格。”故,信仰传承者能跟后辈分享知识和经验,特别是流露生命的品格,成为后辈信赖的导师。每个人应当在生命各阶段中,看准神的时间和季节,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 甘:牧者如何把信仰传给他人?请分享。 何:牧者既要传讲信仰和教导真理,更要在生命每个层面中实践信仰。 教师跟导师之间最大的分别,是教师会说:“我讲,你听,你做我讲的”;导师强调陪伴和导训。 看看我们的主耶稣怎么行?祂跟门徒生活,教导门徒,陪门徒活出信仰。耶稣在旷野讲道,天暗了,又面对饥饿的群众,男丁约有五千,尚不包括妇女和小孩。耶稣可解决这窘境,却对门徒说:“你们给他们吃吧!”最后,耶稣将小孩子献上的五饼二鱼化为丰盛的祝福,喂胞群众(路9:10-17)。“深信”这功课,很难在课室里讲得清楚。 有个门徒对主说:“求主教导我们祷告……”耶稣就赐下主祷文,以行动成全自己的敎导。祂已颁发大使命:“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除了传福音和使人得救,基督徒更有责装备圣徒。惟有门徒能不断生产门徒,把信仰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