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火炬
阿佧族的反思
感谢主!让我有机会随甲洞堂张焕祥牧师与黄敬映弟兄带领的短宣队前往泰北。我们11个人透过短短6天的相处,彼此更加认识,并一同配搭带领几项活动与聚会。 这6天的旅程中,我们到满星叠、罗崞村与腮康村,举办了圣经分享、见证分享、露天布道会、儿童布道、歌唱比赛、破冰游戏与猜谜比赛。透过这些活动,我们与当地的村民打成一片,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 阿佧族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点。阿佧族人是步行到教会的,妇女们都是盛装而来。聚会开始前半个小时,他们就已入座静候等待。反观我们很多都是开车来教会,有的匆匆忙忙,有者是姗姗来迟,不到最后一分钟不会入座参与崇拜,有时聚会也不能坚持到领受祝福的那一刻。 他们热情且善于跳舞,随着音乐舞动,而且也爱唱歌。在歌唱比赛中,有几位祖母级的姐妹都来参加。希望我们都能向他们学习,不要认为自己老了,什么活动都不愿参加。另外,担任马大在厨房忙着并且招待的都是弟兄,但愿教会中的弟兄,在厨房里都能占有一席之地。 曾经听过很多关于女巫师亚比古的故事,她法术高强,但被邪灵附身。信主后,她靠着主耶稣基督战胜了邪灵。如今,见到她本人,我发觉她总是满脸笑容,心中有平安喜乐,感谢主! 满星叠的学生们,清晨5点半便开始晨祷聚会,而且参加的人数也不少,他们追求与渴慕的心是我必需学习的。 我们也探访了华人村落。美良教会负责人孔傅道分享上帝如何赐福他们的工作,把中学与孤儿院都办好,也让当地的村民对教会有信心,让他们接管小学。教会同时也得到热心人士的捐助,把破烂的学校重建起来。 有时,我唱《宣教的信徒》这首诗歌只因旋律动听而喜欢唱,然而却无法唱出写歌者的感受,也不能领受到诗歌的含义。经过这次的短宣,我深深地体会到宣教士的艰苦——在深山野林,带着使命传扬福音,为要得着失丧的灵魂。 经过这次的短宣,我想告诉大家,原来我得到的比我付出的还要多,希望大家继续为宣教士并宣教事工祷告,也更多的奉献支持宣教事工。
整个村落都信主了!
首先感谢神,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给我这个机会与张焕祥牧师、黄敬映弟兄,以及8位弟兄姐妹前往泰北进行6天的短宣。这事我经过三年祷告并蒙神应允,荣耀归于主! 当我们在第二天抵达海拔3千多尺高山上的罗崞村时,那里阳光明媚。我们要感谢过去传道人与宣教士宣教的精神,他们努力不懈,靠着毅力与永不放弃的使命来开拓宣教工场。特别在雨季时,这通往那遥远村落绕山的弯曲泥土路更是令人寸步难行。比起他们,我们做传福音的工作是容易极了。 我们应当学习阿佧族人热心事奉主。虽然他们生活平淡穷困,只靠务农为生,但他们都积极参与主日崇拜及我们所举办的节目。在2008年6月1日的圣餐主日崇拜里,有七位男女接受主,并受洗成为基督徒。目前罗崞村已有77个家庭信主,剩下52个家庭中,有50个家庭是天主教徒,两个家庭是华人佛教徒 ,可以说整个村落都信主了! 这里的阿佧族约翰传道夫妇和村民都很热情地招待我们,吃住都给我们最好的,真如同在基督里我们是一家人。我盼望甲洞堂的弟兄姐妹往后更有爱心,互相勉励,发挥信、望、爱的精神,更多做主工。 另一方面,张牧师在布道信息中强调要不断儆醒祷告,并要加倍认真、殷勤地敬拜赞美神。敬映兄所讲的十分之一奉献的信息深深地激动我的心。现在我已明白十分之一是属于上帝的,我不可再占有神的产业,我要以信心把当纳的十分之一全然献上,相信我会更加蒙福。 短宣队好几位弟兄姐妹都见证分享上帝奇妙的恩典与能力彰显在他们身上。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彩虹姐妹的见证,上帝奇妙的双手医治好她哥哥与她的病痛。这让我更加信靠上帝、顺服上帝与谦卑自己。 在此,我也要感谢所有的弟兄姐妹为我们短宣队迫切地祷告,让我们平安归来。希望有更多的弟兄姐妹也不要错过参与下次短宣的机会,肯定会让大家获益不浅。阿们!
生命动力短宣队的使命
感谢上帝的恩待,在凌向明教区长及众会友多个月迫切祷告下,吉隆坡卫理公会广东堂有史以来首支医疗服务短宣队——“生命动力短宣队”终于诞生了!医疗短宣队是由21人组成,包括3名专科医生及17位专业与退休人士,其中包括本堂的执事、会友领袖及执事会主席。 凭着信心、爱心及宣教的使命,生命动力短宣队于2008年4月22日在凌牧师的率领下前往泰北的山区村庄。短宣期间,我们分别在阿古村及回嘎村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举办布道会、儿童教育活动,为个人代祷服侍及辅导等,希望当地的阿佧族听到福音,得着永生的福分。圣经记载,“有了机会,就当向众人行善。”(加6:10) 第一天抵达泰北后,我们便去购买药物和各种需用品。晚餐后,我们开始分配各种的药品。次日,我们前往亚古村开始首日的医疗服务。除了医疗服务外,我们也举办儿童主日学活动。第三天晚上,凌牧师主讲第一天晚上布道会的信息。在第二晚的布道会中,短宣队也呈献诗歌合唱和表演福音话剧。 第四天,我们起程回回嘎村。有好几位生病的村民早已苦苦等候我们多日。抵达后,医疗队便赶紧为他们看诊,一直到傍晚。此外,我们也同样在该村庄里举办儿童教育活动、露天布道大会以及个人代祷的服侍。 第六天(28日),凌牧师在教会中主持圣餐礼及为5位弟兄姐妹洗礼,过后短宣队便离开回嘎村前往清迈。第七天是我们在泰国的最后一天! 在过去的一个星期里,虽然我们都是在水源不足、天气炎热而且睡眠不足的环境中忙碌工作,但我们团队的意志力和信心却丝毫没有减弱。团员间彼此照顾,互相关怀,分工合作,尽心尽力地完成医疗短宣在泰北的使命。 我从这一次的医疗宣教工作中,领悟到事奉上帝是何等喜乐。在世上没有任何的事比事奉上帝来得更有意义。一生为自己谋利并没有多大益处,唯有实行天父旨意才是最好的、最棒的!
美门残障关怀基金会
根据国民团结与发展部的估计,我国约有1%的国民拥有某一方面的残障,即约有25万之多,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数目,也是我国在塑造爱心社会的过程中所应重视的群体。 在以前的时代,残障人士常被视为家庭或社会的负担。因此,当提到帮助残障群体时,人们通常只想到“福利”与“照顾”的层面。其实,残障人士希望社会能给予他们公平的机会。这包括了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公平的受训练机会、公平的就业机会、公平的领导机会和公平享有一切公共设施的机会。他们希望能在人群中独立生活,同时也希望为国家作出贡献。 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看到残障人士在这方面的需要,于是于1993年开始了关怀残障人士的事工,并在1995年于八打灵成立了第一间中心――美门残障职训中心,以提供住宿和职业培训与服务给有需要的肢体残障同胞。 美门的宗旨乃在于透过福音关怀、相互支持、全人发展与教育培训,致力于残障人士的救恩、提升残障人士的生活素质和协助他们融入大马社会主流。 除此之外,美门也推动各项社会醒觉运动和向有关的政府部门反映残障人士所面对的问题,以期为残障同胞们塑造一个无障碍的生活环境,让他们更容易融入社会,成为社会的一份子。 在这之后,我们又分别于甲洞设立美门残障康复中心(1996)、在金保设立美门残障教育中心(1999)、在芙蓉设立美门残障艺术中心(2001)、及在马六甲和巴生设立美门残障关怀中心(2006),为残障同胞们提供不同性质的服务。 除此之外,美门也致力于发掘残障同胞的演艺恩赐,让他们在残缺中寻求完美的毅力,激发人们也在厄运中奏响强音。全马第一支由大部分残障人士组成的艺术团――美门残障艺术团――在2003年由当时的文化、艺术与旅游部拿督胡亚桥副部长推介下成立,而后进行全马巡回演出及到教会布道分享与到学校进行激励演出,包括飞跃南中国海到沙巴和砂拉越,并曾受邀出国到泰国清迈巡回演出。 美门对残障人士真诚的服务与成就,获得我国政府的肯定,并于2003年获准注册为《美门残障关怀基金会》,及给予免税地位,继续发展在其他州属设立更多中心,造福更多残障人士的使命。 美门的信仰: 1.我们相信人类是按照上帝的形象造的,其超然的本质并不因生理的缺陷而被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