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视窗

第三届南板青少年营及短宣回程

10月19日(三) 下午约五时四十分,第三届南板青少年营正式开始。郭进明牧师与盘传道联合主持开幕礼。郭牧师致词时,表示为使今年有新的突破,而定下营会主题:真爱要等待。营会共吸引七十二位儿童及青少年参与。过后,大家学唱营会的主题曲:真爱要等待。 六时正,简永裕牧师分享主题一:认识自己。他说,人通过不同的途径认识自己,但因罪所困,常陷入骄傲或自卑的困境,看不清自我价值。惟有信赖耶稣才有突破,按圣经认识自己的新身分,才能准确地认识自己。配合主题信息,大家分组,彼此分享,进一步了解主题的真谛。 晚餐后,林加道牧师分享主题二:健康的关系(婚前守贞节)。他指出,信靠耶稣的人已进入神国,接受神对生命的管治,因此,须按神国准则来生活。青少年婚前要守贞,因神国准则把性行为列入婚姻的范围,限夫妻享用。 10月20日(四) 叶惠芬牧师分享晨祷的主题“生命大扫除”:扫罗王即使献祭给神,仍违背神的旨意,因作了惟有撒母耳先知才可作的事。她呼吁营员除掉内心的垃圾,生命以神为中心,讨神喜悦。 九时十分左右,汤姆斯弟兄在学校礼堂带领青少年营员跳赞美操。然后,营员共分为五组,为下午进行的康乐活动和天才表演作预备。九时四十分,大家集合一起唱诗歌敬拜神,声音嘹亮又甜美,萦绕整间礼堂。 十时正,刘长武牧师主讲第三主题“认罪悔改和自洁”:圣经婚姻观强调一男一女、一夫一妻、一生一世;信徒要持守婚姻的圣洁。过后分组,男、女和儿童分组,各自见导师和处理性罪问题,如性幻想和婚前性行为,向神认罪悔改。 下午一时,大家用餐后,宣教队队员与营员一起收拾所有餐具等东西。这几天,我们都看到大小不分,分工合作这一幕,何等美丽的情景。二时左右,青少年营进行室内迷你运动,五个组别参与,轮流到不同游戏站玩游戏。大家玩得兴高采烈,热闹的气氛顿时弥漫整间学校。迷你运动于四时四十分结束。接下来,是自由活动,组长带组去准备晚上天才表演的道具,用两个小时进行排练。 八时正,五组已整装待发,参与天才表演比赛。国铭弟兄是比赛的主持人,由凤莲姐妹传译。每一组顺序表演的主题是:约瑟和玛丽亚、挪亚(彩虹之约)、亚当和夏娃、雅各被骗、参孙。大家落力演出,最终由第五组夺得冠军。接下来,穿插了感人的一幕,切坡村妇女会赠送手工艺品给大马短宣队员,令我们感动万分。整个天才表演比赛,于晚上十时结束。 10月21日(五) 早上七时,我们与住在学校的营员一起灵修。唱诗歌赞美神后,郑仁宾牧师讲述约瑟的故事。约瑟被兄弟卖给以实玛利人,当了埃及官员波提乏的家仆。神与约瑟同在,使他工作表现良好。官员太太屡次诱惑约瑟不果,就诬害他坐牢。末了,郑牧师鼓励会众学效约瑟敬畏神,远离恶事,追求圣洁。 七时四十五分,汤姆斯弟兄带领营员作体操,过后一起收拾学校周围的垃圾,还校园干净的环境。早餐后,郭进明牧师分享人从诞生至年老的发展过程;呼吁所有人献上全人给主,并在神面前立约,填写“真爱要等待”的立约卡——婚前没有性关系,婚后没有婚外情。郭牧师也特邀所有阿卡族传道在神面前立约。营会结束前,各组派代表分享感言;我们也赠送礼物给南板所有当地传道。郭牧师以祷告宣布营会正式圆满结束。最后,所有人来张大合照。 午餐后,各堂短宣队各携一盒药物箱,到切坡村、撒切村、回崞村、回耶村、勐帕村、布海村和卡巴村服侍,提供医疗服务。中国的五个阿卡族翻译员在索垒码头等待,随不同的短宣队进村服侍。下午二时,大家坐上舢舨,顺湄公河而下,河的一方是缅甸,另一方是老挝。烈阳高照,大家纷纷用衣服和毛巾包起全身,看来挺搞笑。 10月24日(一) 短宣队在不同村落服侍,第三日早上,舢舨就一站一站地接走不同村落的短宣队员,送抵索垒码头。那里有数辆面包车把我们送往南板,中午十二时抵达南板儿童中心,在食堂共进午餐。约一时,我们坐上五辆面包车离开南板,四时三十分抵达孟拉市的酒店。接着,我们去荣茂菜市场的木姐小吃店享用晚餐,席开五桌。 晚餐后,大家自由行,轻松逛街,感受市内风情。人在此地,如到了中国某地,因到处可见中国人,可吃中国风味的美食。短宣队员各自安排活动,有的看夜市,有的买土产,或尝美食,或回酒店休息。 10月25至26日(二至三) 早餐后,我们花了四个小时抵达景栋,重回刘氏经营的乐天楼餐厅,享用五菜一汤的午餐,吃得津津有味。我们带着饱满的感觉,继续上路;晚上七时三十分抵达大其力,经过缅泰关卡。约八时三十分,我们在清莱的两家小宾馆下榻。把行李放在客房后,大家轻松地、步行到著名的清莱夜市场吃晚餐和逛街。回宾馆的途中,天上送来一场大雨,似乎为这趟短宣之旅提前洗尘。 次日早上,我们到清莱皇太后国际机场,乘坐亚航班机飞往曼谷国际机场、转机回国。晚上七时三十分,班机安抵吉隆坡第二国际机场,回家之心油然而生。心里期待着尽快与家人团聚,毕竟离开家园十天了。如此作祷:“天父上帝,祢的的确确保护我们,我们出我们入,祢都与我们同在。即使有阻碍,都无法拦阻天父上帝要成就的事。奉主耶稣的名求,阿们!”(完)

南板卡巴村献堂礼和勐康卫理学校启用礼(一)

2016年10月16日(日) 我们这组短宣队有二十五人,是来自不同教会的牧者和信徒。下午五时,我们飞抵曼谷国际机场,与另一群队员会合(已于下午一时抵达),人数加起来约三十五。晚上八时二十分,我们登上亚航飞机;十时许,降落清莱皇太后国际机场,分别坐上四辆旅行轿车(面包车)上路。十一时三十分,我们才抵达泰北美塞的酒店。酒店坐落在缅甸边界,与两国关卡相隔一百米而已。 10月17日(一) 由于本团人数较多,我们分成两组过边境的关卡。清晨约七时三十分,我们全体顺利进入缅甸大其力。大其力是树名,这城市以傣族人居多。 这次有导游带路和协办过境手续,为我们省下许多宝贵时间。过境手续办好后,我们与其他短宣队员会合,人数增至七十余,阵容浩大,是历年来最多人参与的一次。出发前,莫会长率众作祷,求主保守我们前往南板的路程。 下午一时多,我们抵达景栋市由华裔经营的乐天楼餐厅,生意挺好。我们每年到此光顾至少两次。约四时,我们抵达有“小中国”之美誉的勐拉市。中文广告牌到处可见。人在这里,会以为自己到了中国。 郭进明牧师召集大家,选出十多位牧师和领袖,随莫会长拜见第四特区主席——桑伯先生。桑伯先生很快出来接见我们,莫会长赠送一幅有其肖像的油画给桑伯先生为念,他欢喜地接纳,与众人和油画合照。 我们回荣贸菜市场与其他队员会合,共进晚餐后,继续上路,前往南板。面包车在黑夜中绕山而行,于凌晨一时抵达南板儿童中心。由于人多,只有一部分人住在儿童中心,余者必须到当地的星光酒店过夜。安排好一切,已是凌晨两三时,大家很快入眠。宣教之路,再远也要去行啊! 10月18日(二) 七时四十五分,住在星光酒店的宣教队队员,在酒店旁的食档,吃简单的中国式早餐,如米线。八时三十分,大家坐面包车回儿童中心,与住在儿童中心的队员会合,他们吃的是大锅粥。 当天是卡巴村献堂礼的日子,教堂由大城堡堂资助兴建。约九时三十分,一些人前往卡巴村;另二十多人提前去勐康卫理学校。前往卡巴村的路颠簸不平,绕山而行,渐行渐高,路难行啊!新教堂坐落在卡巴村村口处,非常显眼。   莫会长主持新教堂奉献典礼,下缅甸会督、大城堡堂的林加道牧师和郭进明牧师等人见证此仪式。莫会长砍树藤、钉牌匾来进行奉献典礼,接着用钥匙打开教堂大门,和众人入堂,参与奉献礼感恩崇拜。约八十人参与感恩崇拜典礼,包括下缅甸教区长——陈国盛牧师、盘忠昌传道、黄敬映传道、周道惠弟兄、郑锋生宣教士和泰北阿佧族传道。年议会教牧同工有刘长武、吴世强、蔡礼桦、余国铨、郑仁宾、叶惠芬、简永裕、卢韦蓁传道和其他教会的代表。 敬拜赞美时分,一位神学生带领大家祷告,祷告的声音非常响亮和迫切。教会一位年轻的弟兄站出来,为主作见证。他和妻子结婚数年,仍无子女,遭人羞辱,极其难受。信主后,他们听到上帝赐孩子的圣经故事,就抓住神的应许,迫切祈求,三个月后,神回应他们的祷告,妻子怀孕了。次年,神赐一个儿子给这个家庭,除去羞辱,祝福临到;除掉绝望,希望临到。弟兄表示上帝如何祝福他们,禁不住流泪,令人动容。听到美好的见证,大家热烈拍掌,把荣耀归给上帝。 接着,莫会长证道,盘传道传译。他说,神把阿佧族交给华人年议会,好让福音传遍南板阿佧族村落。这宣教区将来会成为下缅甸卫理公会的教区。2017年,年会和下缅甸卫理公会将签署谅解备忘录,一起宣扬福音。 卡巴村教会副村长表示,村里信主人数不多,但感谢村民协助建堂工作,建起美丽的教堂。他说,大部分信徒当天参与感恩崇拜,而非信徒就准备午餐接待来宾,此景难得一见,反映村民和睦相处,不因宗教信仰不同而排斥彼此。 献堂礼后,阿佧族村民很快摆设传统的藤制圆桌,端出丰盛的阿佧族菜肴。餐后,我们兵分两路:一组人前往勐索的玉翠村,为七户家庭除偶像,第二组下山,到索垒码头,乘搭大型电动舢舨。船只在湄公河逆流而上,花了一小时三十分,才抵达前往切坡村的岸边。我们把许多行李和用品搬上岸,背着行李上斜坡。前是山路,步行耗时又耗力。村里几个青年骑着电单车接送我们,来回几趟,就把所有人和物品送往勐康卫理学校,已是傍晚七时。 勐康卫理学校坐落于切坡村临近的空地,周围是绿油油的山坡,前有源源不绝的河水,流过切坡村,可说是美丽的土地。 没出席卡巴村献堂礼的弟兄姐妹,提早乘船到切坡村,到勐康卫理学校。他们分工合作,准备第三届南板青少年营事宜,挂布条和布置等等。营会主题是:真爱要等待。 晚餐后,我们安排一场特别祷告聚会,有百余人参与,数十人是儿童。主领此聚会的刘长武牧师,传递敬拜神是人受造目的的信息。他说,无论人在何处,只要敬拜神,神的宝座就在那里:如亚伯拉罕,去到哪里就设立祭坛,敬拜神。过后,大家为缅甸、南板阿佧族和勐康学校的前途代祷。校外黑漆漆一片,天气已转凉,校内的我们,灵里火热。...

南板短宣杂记

文:林加道(大城堡堂主理牧师) 海外宣教一直是我侍奉字典里的陌生字眼,蒙天父许可,今年有机会参与年会南板短宣队,走了一趟九天的宣教旅程。9月7日清晨六时,我们在吉隆坡国际机场与莫会长(共二十九人)集合,等候启程。 从曼谷转机,抵达清莱机场、出了门口,我们迎来摩西弟兄、庞忠昌传道和泰国的阿佧族同工热烈欢迎。摩西带领我们,赶在泰缅边界关卡人员下班前进入缅甸,还体贴带来大队能够在车里享用的午餐饭盒。惟独郭进明牧师那一盒下落不明,只能以摩西赠送的一粒苹果充饥。越过边界,我们会合下缅甸卫理公会和香港的代表,庞传道得知郭牧师尚未用膳,便带他享用特餐,郭牧师因祸得福。 我们清晨赶路,晚上十时到了景栋。这夜在陌生的城市度过,众人心里不无牵挂,因消息传来,山洪切断了进入南板的公路。 翌日早上七时,我们继续前进。路上的风景格外清晰,只是下雨,路难走。四部在凹凸不平的红泥路上跳动的车子,载着宣教情怀的一伙人。路边散布零散的阿佧族住户,我的思绪飘向了四五十年前马来西亚乡村的情景:贫困,无水供,没电流服务,物资缺乏,医药落后。 缅甸第四特区的首都勐拉(Mongla)出现在眼前时,令人一惊,尽是赌场与色情中心。这是前往南板的必经之路,且是惟一能停留、休息的城镇,大伙在这里用午餐。莫会长和郭牧师一行人会见第四特区的教育部长,以便到山上的榷坡村举行学校动土礼。在高官随行下,大队获准沿着一段只有特许官员才能使用的新路段(仍是蜿蜒的红泥路)到南板。雨水致使路程难行,车子屡次陷入泥沼,须靠四轮驱动车脱离险境,前后耗了近十个小时。 抵达南板卫理儿童中心已是入暮时分,队员十分疲惫,心情却澎湃不已。儿童中心洋溢着热闹的气氛,我们高兴吃了一顿温情的晚餐;随后在莫会长主持下,进行中心礼拜堂启用礼。中心七十二个小孩赞叹上主的慈爱永远长存。我们抵达休息地,已是临晨十二时。 美丽的清晨,我们在儿童中心享用道地、可口的早餐后,来到苏雷码头。摩西分配救生衣和交代未来几天的行程后,大伙分乘三艘简陋的快艇,到榷坡村。三艘快艇沿着湄公河,逆流而上。抵达榷坡村山脚下,我们下船,迎来泥泞的红泥路,伴随大队的是天上的雨水。雨中在斜度近三十的泥泞路向上走不易,更何况,我们还背着十公斤重的行李和物资。我们步行了约一个小时,队伍中不都是年轻人,七十岁的姐妹也一步步攀登,谁敢说年纪是宣教的障碍? 当武敦堂七八年前在山上建造的礼拜堂出现眼前时,感觉真是好得无比。山里的年轻人看见先抵达的短宣队员,就开电单车下山协助其他有需要的人。武敦堂特地宴请一顿山里别致的午餐,真棒!接着,我们步行到日后要建校的地点,在莫会长主持下,随同下缅甸代表、香港代表、泰国代表和第四特区代表,一起进行动土礼,大伙祷告颂赞,见证“勐康华文小学”日后出现的神圣一刻。第四特区的教育部长龙三先生非常支持和向我们再三致谢。望着那片广大的山区,我们期待山里的孩子能接受正规教育,如海外宣教士把教育带进马来西亚般。 下午约四时,我和几个人与大队道别。他们要下山到各自分配的山区,进行儿童事工、青年事工和夜晚的聚会。莫会长和几个人要赶到布海村,主持礼拜堂奉献礼。前往各村的路程特别艰苦。大雨连连,有人因赶路摔倒,有人因雨病倒,差点翻车……山里有很多意外,人不能把握,我们只能凭信心仰望天父。山里的生活与城市落差很大,顾不及卫生,说不上营养,谈不上时间。我们配合山民,吃野菜,没电流,当然也没有自来水。 逐家探访让我们稍微明白山里的福音事工当怎样进行,更能与阿佧族传道配搭。天父派遣来自中国的阿佧族同工翻译,使山里的福音聚会和教导工作顺利进行。 ti ni song(阿佧语,意思:1、2、3),三个夜晚过去了,下山时,竟有点不舍。我仿佛能体会当年很多来华的宣教士愿意留在宣教区的心情。回程是顺流,漂向苏雷码头,我期待与分别几天的大队会面。这是心情复杂的旅程,看着布满漩涡的湄公河水,顺便问身边的伙伴会不会游泳。他回答:“牧师,我当然会游泳。可是这情况掉进河里,大概也不必游了。”说的也是,急流、漩涡的河,哪还需要游?两岸景色美丽,左边寮国,右边缅甸,地理课本的知识忽然变得很真实。 苏雷码头是难忘的一站,布海村那站失去了联络。想起第四特区军队和缅甸军队就在那区对峙,大伙不免担心。好在两个小时后,我们看到快艇载满村里的孩子,预备参与南板儿童中心的青少年大会。山里的孩子则挤进载送货品和动物的罗里,个个只能站着,随货车摇摆近两个小时才抵达。他们的渴慕,折服了我们这些城里的人。 南板儿童中心的人潮陆续增多,各村孩子和传道在这里相会,如此期待第二届青少年大会。在筹备委员会的策划下,约两百二十人的营会在这里展开。不论是游戏、教导或分组讨论,青少年都积极投入。这个营会让我看出,短宣队员须装备自己,且能积极委身、投入和配搭。赞美和祷告是孩子们的强项,能震撼人心,看见各村的青年互动,传道也积极投入,我们期待有一天,各村教会能轮办营会。 营会第二天是主日,我们以阿佧语进行主日礼拜,有人翻译。感谢天父保守,我们当天见证三十八个阿佧族弟兄姐妹接受洗礼,分别由郭进明牧师、庄进福牧师、王有仁牧师、吴世强牧师和林加道牧师施洗,并在欢喜中领受圣餐。 第二晚是大伙检讨和分享的时段,这里仅摘录几项:   一、部分村落须提升卫生设备和健康指导;...